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每天往返100多公里训练 !37岁温州老哥,为练铁饼太拼了
2025-10-09 10:56:22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王琼 李颖

  田径场上,跑步的爱好者很多,但你见过有人扔铁饼吗?

  浙江偏偏有这样一名业余选手,年过而立,却依然痴迷在一次次地旋转和抛出的弧线间,把鲜有人关注的铁饼当成爱好,最近他还在黑龙江举行的中国田径大师赛上,拿到了一个铁饼冠军,这就是37岁的温州老爸包平。

  记者联系上包平时,他正陪着女儿在场地训练,他说:这是他离开铁饼场地16年后,第一次站上全国大赛的赛场,有紧张,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找回了20岁时候的熟悉感,兴奋、激动。

  赛后,包平站上领奖台。

  16年后再上赛场

  包平说自己从小就是个练体育的,小学练短跑、初中练跳高,到了高中,他又开始摸起了铁饼、铅球,进了大学他是学校运动会铁饼比赛的主力。但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里的工厂上班,忙忙碌碌中,曾经热爱的铁饼也就慢慢放下了。

  “铁饼这个项目需要一个专门的场地,需要一个空旷的地方,一般还真练不了,所以我开始改练力量举了,”包平说,放下了铁饼的这么多年里,运动这件事他仍一直坚持着,他还特地把自己家里的一个房间布置成了一个小型健身房,杠铃、大飞鸟、深蹲架……各种器具一应俱全,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练练,成了他的日常。

  热爱可能会沉寂,但不会磨灭。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梦想重启了。

  5月1日,温州市举办了首次田径大众达级赛,这场比赛不光有竞赛项目,还首次设置了跳高、铅球、铁饼、标枪等田赛项目,去参赛吧,心里有个声音在鼓励着他。

  五一劳动节,包平和两个孩子一起参赛,一起站台。

  “以前我经常和两个孩子吹嘘,老爸当年体育有多么多么厉害,但其实他们都不太相信,笑笑(女儿)还经常说,要不你去比一下。刚好有这个比赛,我就想证明一下自己,让他们看看老爸的风采,不然他们还总觉得我是在吹牛。”包平说,他想要证明点什么,而年轻时的主项铁饼就是那个最佳选择,“要做就要尽力做到最好,所以既然要练肯定要选自己的主项”。

  5月1日,老爸包平和女儿、儿子一起站上了温州达标赛的舞台,这也是他16年后再一次站上赛场,那场比赛中老爸包平一家大包大揽——他拿下了铁饼A35岁年龄组的第一,女儿笑笑拿到了女子U10组60米和400米两个第一,儿子辉辉拿到了U12组800米第二名。

  包平训练铁饼。

  赛后,一年里发朋友圈不超过10条的包平,罕见地更新了一条长长的朋友圈动态,来纪念这特别的一天:“停了16年,练了一个月,第一次参加A35的比赛,拿下第一。”

  这个大众赛的第一,对包平来说,是重新出发的勇气。

  五花八门的训练场

  这年头,要找个地方跑步很容易,但要找块场地投铁饼却并不容易,因为和其他项目不同,练铁饼是一个只能“躲着人”练的项目。

  所以,包平说,他的训练场五花八门,有高中的操场、小学里的塑胶跑道、学校的体育器材室,甚至是村里的一块荒地,“晴天在户外场地上练,雨天在体育器材室拉起一块白布对着投,测成绩时在村外的荒地上练,”包平说,他的训练场地不断在变,不变的是对铁饼的热爱。

  包平找一块荒地测成绩。

  下雨天室内训练,包平对着白布投铁饼。

  为了训练,标准重量2公斤的铁饼,包平特意定制了各种重量的铁饼十几个,有1.5公斤、1.75公斤、3公斤……“平时多投重饼,比赛时投2公斤会轻松不少。”包平说。

  为了备战9月的中国田径大师赛,暑假里,包平找到了温州专门进行投掷项目培训的体育机构,自费跟着教练去训练。

  他家在温州永嘉县埭下村,训练铁饼的地方在温州龙湾区,两个地方相距足有60公里。暑假两个月里,他放下了家里的生意,一周六天,每天从早练到晚,“每天我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八点训练完才回家,和职业运动员都差不多了,”包平说,和他一起训练的“同学”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年轻,他是那一群人里年纪最大的老大哥了,“一开始和他们一起练我还觉得有点尴尬,毕竟没见过这么大年纪还在折腾。但一个暑假训练下来,他们都佩服我的坚持了。”

  两个月下来,大块头包平说,实力肉眼可见地涨了,他的训练成绩几乎稳定在40米开外,而他的皮肤也晒得黝黑,“朋友都说我快赶上非洲黑人了。”包平说,这是两个月努力的证明。

  并不完美的比赛

  这次中国田径大师赛,是包平第一次走上全国大赛的舞台,他是抱着必胜的信心去的,他说:“我做什么事,都喜欢做好充分的准备,做最好的自己。”

  比赛直播截图

  阔别多年,再上赛场,面对同年龄组的8名选手,包平紧张了,“我想过打破40米24的年龄段纪录,想过成绩能再达国家二级,但没想到六次投掷,有三次砸在了防护的铁网上,最终虽然拿到了35岁年龄组第一名,但成绩只有34米88。”包平说,他还记得高高的防护铁笼给自己带来的压迫感,“可能就是太想赢了。”

  对包平来说,这是一场算不上完美的比赛,但正如人生,哪里那么多的完美剧本,是它给了他继续再试的勇气和力量。

  赛后,包平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有人笑话我(为了一场大众赛)晒得像‘黑炭’,觉得我这份执着是‘神经病’,可他们不懂,赛场上拼来的荣誉,是再多钱买不来的,为热爱全力以赴的热血,更是千金难换,我的坚持,只为不负自己。”

  自己比赛以外,包平每天会带着孩子一起训练

  链接:

  这次的中国田径大师赛上,浙江的一群业余田径爱好者,自发组建了一支“浙江老将田径队”,这支队伍平均年龄超50岁,最小的37岁,最大的75岁。比赛中,他们一共斩获了13金9银6铜,列金牌榜第六,团体总分第七,人均金牌数列第一。

  男子35组包平  铁饼金牌、铅球银牌

  男子45组陈晓龙 铁饼、铅球、标枪3枚金牌

  男子50组王启江 跳远、跳高、三级跳远3枚金牌,其中跳远以5.75米打破50组全国纪录

  男子50组王光明 200米、400米2枚银牌

  男子50组侯碧武 400米栏、撑杆跳高2枚铜牌

  男子60组赵环春 200米、400米、跳远3枚金牌

  女子45组傅叶红 铅球、铁饼、标枪3枚铜牌

  女子50组周晓丽 200米、400米、跳远3枚银牌

  女子55组潘丽江 铅球和标枪2枚铜牌

  男子75组肖国林 跳远、三级跳远和撑杆跳高3枚金牌

  男子50组王启江、赵环春、王光明、侯碧武 4x400米金牌、4x100米银牌

  浙江老将田径队合影。

  (受访者供图)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