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锻炼”“该怎么锻炼”“锻炼如何评估”,如果说这是运动健身的1.0时代,那么从今年开始,杭州市拱墅区积极探寻从“能健身”向“健好身”的2.0转型,以理念融合、资源整合、空间集合、队伍联合、服务组合“五合工作法”为主抓手,着力推动拱墅试点成为破解“体卫融合”服务的省域范例,为全省“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2.0版体卫融合
AI开出运动处方
杭州半山街道桃源社区“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是拱墅区今年新增的体卫融合试点之一,占地600平方米,正以创新的模式,消融运动与医疗的边界,拉近健康与生活的距离,重塑社区的健康生态。
家住附近的虞新凤今年65岁,已经成了这个中心的常客。近半年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到离家不远的健康中心进行器械辅助锻炼,“这个器械对缓解我们老年人静脉曲张有很大的帮助!”
她所说的正是中心内的一款适老化运动器械——坐式律动平台。宽敞明亮的长者健身馆内,11台功能各异的适老化器械被整齐排列,不少老年人已经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按照中心给出的运动处方进行针对性锻炼。“这些器械都很适合我们老年人锻炼,所以在体验过一次后,我立马就办了年卡。现在一天来两次!”虞新凤高兴地说。
“体检指标基本正常,可总是‘不得劲’!”居民王女士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体重持续上升,伴随免疫力下降等亚健康状态。3个月前她在“好社区”健康中心接受了运动健康促进服务。通过对其体重、体脂、BMI值、握力、肺活量、反应能力等项目测试评估,AI与教练为她开了一份运动处方——每周4次,每次1小时以上的强度训练,每周3次6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饮食管理。经过60天的体重训练和饮食管理,王女士体重下降15斤,体脂降至25.6,BMI值降至24,精神状态改善,体态更挺拔。
“这里的器械都有运动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该运动健身中心负责人陈彬青介绍说,这些数据除了可以让专业教练根据数据制定专门的运动处方外,还同步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与运动健康师联合开具“运动处方”。陈彬青说:“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健康’,在‘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引领下,居民们开始关注AI体测,也把‘运动处方’当作重要健康管理工具,体卫融合正逐渐成为居民们的日常。”
“从中心开业至今,我们已服务周边居民群众万余人次,建立健康档案557份。”桃源社区党支部书记郑燕芬介绍,较之此前的全民健身,升级迭代到了更精细更智能的2.0版本。
“健康是幸福的前提之一,体卫融合渗透到每个家庭的健康管理方案,将成为桃源未来社区幸福生活的底色,服务居民、立足居民,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体育发展理念的最佳落脚。”郑燕芬说。
康桥模式显成效
普及健康理念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中央媒体走基层活动”等多次走进杭州市拱墅区康桥街道“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这里的运动场馆按功能精准分区,力量训练区、有氧训练区、康复训练区界限分明;健康监测区里,骨密度检测仪、心肺功能测试仪等设备随时待命,居民可“一站式”完成体质检测……服务动线设计流畅,健康管理变得触手可及,尽显人文关怀。
“我们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运营、医体协同’,让体育资源与卫生资源真正‘拧成一股绳’。”中心负责人介绍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每周固定坐诊,为居民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专业健身教练则根据处方,指导居民科学锻炼;双方还能共享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体质数据+医疗数据”的联动分析,构建起从评估到干预的闭环体系。
“主动健康”的理念正悄然改变着社区生活。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为辖区3000余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讲座、健身训练营等活动50余场。同时,康桥街道各社区交流因各类健身活动与健康服务的开展而更加密切,社区凝聚力不断增强。
拱墅经验模式
创新显活力
“体卫融合”不仅是理念上的革新,更是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一次深度优化,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新路径。
去年起,浙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试点,拱墅区的试点则是走在了全省前列。据该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拱墅区不仅力求把布局做优、试点做深,通过更优化的“运营模式”,着力构建全民共享、精准有力的体卫融合供给体系。
目前,拱墅区的“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采用公益引流+商业反哺的模式,引进第三方专业力量运营,而且推出医疗+运动“双处方库”,通过专业服务为健身人群兜底。以康桥街道为例,该中心以10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10名基层体育委员、56支草根体育社团为基础,还有体育医院专家、社区中医师、营养师组成的21人医疗服务团队为着力点,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处方”。医生和运动健康师为中低风险的人群开具健身运动处方,指导合理实操。对高医疗风险人群先进行医疗干预,风险降低后再开具运动处方进行运动。
不仅如此,在“软件”服务上,拱墅区坚持跟着老百姓的需求走,通过把运动处方与运动健康中心的运动干预设备紧密绑定,协同街道医生和运动健康师团队对已开具的运动处方进行分析研判,阶段性调整升级,做好线上数据支撑。
在未来试点经验普及推广过程中,拱墅区不仅要把健康管理送到百姓的“家门口”,更要实现“能健身”向“健好身”转型,让公共健康服务从“普惠”向“精准”跃升。下一步,通过更多的“好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科学的运动健身指导及服务,让“人人爱体育、人人会体育、处处可体育、健康靠体育”的理念在交流中愈发清晰,勾勒出健康社区建设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