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教体  
少年强!世界赛场两破纪录三金加冕
2025-04-21 14:14:28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高玲玲

北京时间4月13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公布了2025年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金牌榜,中国中学生体育代表团以61金21银16铜的优异成绩排名第一。多位浙江少年表现亮眼,在世界赛场为国争金夺银。其中来自温州龙港三中的九年级学生陈德悠两破纪录三金加冕。

4月8日,在男子4×100米决赛中,陈德悠与队友们默契配合,实现了零失误交接,最终率先冲过终点线;4月10日,他先以22秒19夺得男子200米冠军,并打破该项目U15世界纪录。夺冠后休息了不到1小时,陈德悠再度出征,在随后的异程接力决赛中和队友们再次拿下冠军,并创造了新的赛事纪录。加上男子4×100米接力金牌,陈德悠共计斩获本届赛事三枚金牌。

4月16日,陈德悠回到了学校。与赛场上的锋芒毕露不同,赛场下的陈德悠温和沉稳。谈及与田径的渊源,陈德悠小学时一次全能比赛中表现出色,被龙港市第三中学的体育教练刘宇和林镜一眼相中。“他身高腿长,节奏感极佳,是田径的好苗子。”刘宇回忆。

不过,那时候正好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陈德悠的爸爸妈妈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为了劝说德悠的父母放心把孩子送进三中练体育,我们下了好几天工夫。”刘宇说。最后,是龙港市第三中学“名校办体育”的教学理念打动了他们。

陈德悠主要练习200米短跑和跨栏两个项目。“开始练习之后,才体会到体育项目的精细和复杂。”陈德悠说,尤其是跨栏项目,起跨点差之毫厘就会撞栏,栏间步多跨半寸便打乱节奏。不过,陈德悠每天都在教练的陪伴下,练习、观察、总结、再练习,每天重复,风雨无阻。“他挺能吃苦的,周一到周末,每天坚持练习,几乎没有缺席过。”刘宇说。

刻苦训练也换来了硕果。2023年参加温州市分龄赛60米栏的他,以8秒6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并保持至今。在2025年3月举行的全国中学生田径精英赛暨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田径项目选拔赛中,获男子200米第一名、300米栏第二名,并打破两项赛事的全国纪录。

这次是陈德悠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除了成绩之外,还认识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他在日记里写道:“在4月7日的开幕式上,来自5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大家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和血脉。这个开幕式不仅是一场盛大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

今年,陈德悠将迈入九年级,即将迎来中考。“这次出国比赛结束后,回来就要跟老师一对一赶进度了!”陈德悠笑着说,“我希望能考到心仪的学校,也希望能在体育这条路上一直跑下去,以刘翔、苏炳添这些田径前辈为榜样,追求梦想,挑战极限,为国争光。”

编后

透过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我们看到的是浙江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蓬勃生机,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日趋完善,更是“体教融合”国家战略结出的丰硕果实。

在浙江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邵伟德看来,浙江队员此次优秀成绩的取得,其中一大原因在于近年来不断深化的“体教融合”教育改革。队员来自不同地市,这种广泛的地域分布反映青少年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已形成网络。陈德悠所在的龙港三中,作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创新实践成功破解了普通学校“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学训矛盾;陈筱涵,则得益于义乌市江东中学的“普通中学+体校”双轨制办学模式,实现了少年运动员的基础教育与专业训练的双重功能。

校园体育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既注重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又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专业化发展通道。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中国代表团此次境外参赛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既反映了体育事业的进步,也折射出教育理念的更新、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以及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025年U15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浙些夺金少年

●吴俊泽:一直想为祖国赢得金牌

就读于杭州开元中学的初三男生吴俊泽和队友合作拿到了网球男子团体和男子双打两项冠军。在与吴俊泽以及他妈妈聊天中发现,一个网球少年的培养,实际就是从放手教育开始的。“13岁,他就自己去湖南参加比赛了。”吴俊泽妈妈说,家长学会放手,孩子才能尽早成长,学会独立面对和体验这个世界。

从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吴俊泽就背着沉重的书包和网球包,到陈经纶体校学网球。“地铁换公交、公交换地铁,在路上就要花费一小时。”在妈妈的印象中,吴俊泽从来没有抱怨过。比赛胜利后,他在塞尔维亚的球场上举起国旗,“非常激动,登上国际网球的赛场,为祖国赢得金牌和荣誉,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董佳丽:向小布和吴易昺看齐

宁波运动员董佳丽在女子网球团体比赛中获得金牌,女子双打比赛中斩获银牌。今年15岁的董佳丽在2022年3月份被宁波市体育发展中心输送到浙江省网球队,“董佳丽网球起步较早,技术稳定,训练中对自己要求很高,这是我当初选她的原因。”浙江省网球队女子一线教练员武美琪说。另外,身高也是她当时考虑的因素之一,“小姑娘才十五岁,已经快到1米75了。”4月16日,董佳丽回国,4月17日就投入紧张的训练,“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小姑娘心里很稳,希望她可以走上职业网球运动员的道路,向小布和吴易昺看齐。”

●周子澄:天赋加刻苦成就梦想

在男子跳高赛中,来自温州市九山学校(温州体育运动学校)的周子澄以1.88米的出色成绩勇夺冠军。2022年12月,经文成实验二小夏灵芝老师推荐,文成体育中心陈光教练训练输送,小学六年级的周子澄踏入温州市九山学校(温州体育运动学校)的大门 ,师从跳跃组教练鲍森林。短短两年,零基础的周子澄飞速蜕变。教练鲍森林回忆:“选材时,他预测身高能达1.90米,加上形态好、协调性强,是天生的跳高苗子。学习跳高技术技巧,他比一般孩子快太多。”

●陈筱涵:虽有遗憾但圆满

作为U15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唯一的女子单打选手,来自义乌市江东中学802班的陈筱涵与队友夺得混合团体冠军,之后又出战女单比赛,获得银牌。在女单半决赛中,她的右臂意外拉伤。“半决赛与决赛的间隔只有几个小时,我们看完半决赛直播后很揪心,赶紧联系她,询问还能不能继续打。”陈筱涵的家人说。电话里,陈筱涵坚定地表示可以坚持。决赛中,陈筱涵带伤上阵,虽遗憾落败,但仍为中国代表团拼下一枚宝贵的银牌。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