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运动表现证明改革完全可行,值得推广。”近日,在永康市大司巷小学教育集团江南小学举办的浙江省“学-练-评”一致性学校体育新样态成果推广系列活动(第三站)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振明点评道。活动通过观摩全员运动会、专家点评及报告、教学观摩、大课间展示、沙龙分享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成果。
不同于传统运动会,江南小学的全员运动会上,全校18个班级800余名学生分为红、黄、蓝三队,比拼争夺优胜旗、奋进旗。这里没有固定赛道,每个孩子都是运动员:支撑、跳跃、翻滚、攀爬……孩子们奋力挑战,努力向前的模样激起现场阵阵掌声与欢呼。实时更新的电子屏上,黄、蓝、绿三队的比分你追我赶,全体教师和家长化身裁判员、安全员、器械搬运员,组建起家校协同的“后勤护卫队”。
“沙包体能操”“降落伞操控”“活力跳跳羊”“超能陆战队”“飞跃地平线”……从活力四射的热身展示,到兼具趣味与挑战的比赛,每个项目都是课堂的延伸。这场打破常规的运动会不仅实现了全校师生人人参与,还向家长开放观摩,真正构建起家校联动的体育教育新格局。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党总支书记、主任何东涛表示,为破解学校体育发展面临堂教学、大课间活动与运动会内容相互割裂等问题,自2016年起,浙江省积极探索“学-练-评”一致性的学校体育新样态,从学校体育体系构建与课堂教学改革双维度发力,通过真实情境与挑战任务,明确学、练、评的内在逻辑,为课堂转型提供实践路径。
作为深化体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典范,江南小学自2023年9月建校以来,就以“学-练-评”一体化理念为核心,创新构建了课堂教学、大课间练习和全员运动会“以赛促评”三位一体的体育教育体系。该校针对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设计结构化课程体系,采用“固定小组”模式、跨年级互助学习、智慧平台动态评价等创新形式扎实推进“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同时,注重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育,致力于培养体魄强健、团结协作、热爱运动的时代新人。
“体育改革带来的改变远超预期。”江南小学体育教师杨玲敏深有感触,跳马的时候一个同学发现后面的同学没有力气了,赶紧回头帮一把;一个同学跑不动了,他的搭档始终拉着他的手往前,不离不弃,不断鼓励,这些感人的场景每天都在我们的日常体育锻炼中上演。“运动教会孩子们,胜利不是终点,团结、勇气、坚韧等品质的养成才是真正的勋章。”
“孩子去年面对五级跳箱还发抖,现在七级轻松越过,回家主动加练单杠。”家长应瑾直言,通过学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孩子的进步很大,运动热情高涨。二年级学生陈柯壹表示,在体育学习中,不仅收获了快乐,更体会到不放弃、顽强的拼搏精神。“刚上英语兴趣课时我一点也不会,那时候我就想,不用怕,就像前滚翻反复练习,单词记不住就多读几遍。”
“当运动成为日常,教育便有了乘数效应。”江南小学校长吕芳华欣喜于孩子们的改变,从全校层面看,“小胖墩”“小眼镜”“小焦虑”少了,体测数据显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整体提升,更重要的是每个孩子脸上的笑容和展现出的积极心态。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余立峰在观摩后表示,“学-练-评”一致性学校体育新样态改变了原来学校体育比赛竞技性的特征,让原来是少数人参加的运动会,变成全体同学能够参加的欢乐比赛;同时,学生学习的动机更强了,老师教的创造性也更好了,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原来学校体育中课堂教学、课外锻炼和竞赛割裂的现状,让课内教学的内容和大课间练习的内容以及比赛的内容保持一致,“这样就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练、为何赛,让体育真正成为生命成长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