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就有健身房、家门口就能打篮球、沿着健身绿道便能将美景尽收眼底……近年来,浙江体育设施建设“持续加码”,充分利用“金角银边”,让市民解锁家门口的“运动自由”。
荒地“变身”超万平米的运动场
在桐庐县凤川街道柴埠村,桥下就“藏着”一处特殊的运动空间,不仅拥有篮球场、羽毛球场、老年门球场等一体的综合运动空间,还设置了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使用的健身休闲器材,实现了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服务。2月18日,家住附近的皇甫大伯又来到这里打门球,“就在家门口,太方便了。天天约着朋友来动一动,锻炼一下。”他说,运动场设施好、环境美,居民不仅可以享受到便捷的运动设施,还能在运动中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让社区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柴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权兴介绍,早在几年前,村里缺少市民锻炼的场地,结合大家的需求,对辖区内的健身场所和体育器材设施进行摸排,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变“荒地”为人心向往的运动场,推动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如今,改造后,运动空间总面积超10000平方米,辐射周边多个小区的居民,这个免费的全开放式运动空间俨然是周边居民“私人健身房”。
“平时晚上很热闹,打球、散步,人气特别旺。”江权兴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拥有专业的体育场馆,是乡村体育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将探索体育+模式,不仅让体育成为一种时尚而健康的生活新方式,更能成为带动柴埠村发展的新时尚,带动乡村百姓增收致富。”
闲置景观池打造成健身步道
“健身步道真是太方便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运动,实在太棒了!”2月初,衢州市柯城区荷花街道兴华苑小区景观池改造项目竣工,赢得居民广泛赞誉。
此前,小区中心广场南面的景观池因设计缺陷及年久失修,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遇到暴雨天气,泥巴、残枝落叶等杂物被冲进景观池中,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面对居民的迫切需求,兴华社区迅速响应。
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曾经藏污纳垢的景观死水池成功蜕变为崭新的沥青健身步道。社区负责人介绍,社区深入开展民意调查工作,广泛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改造方案,通过点菜式服务充分吸纳居民意见,惠及小区居民。
如今,这条全新的健身步道成为居民们晨跑、散步的热门场所,不仅显著提升了小区的整体形象,更为居民精心打造了一个舒适宜人、健康活力的生活空间。居民丁耀忠对健身步道非常满意,他说:“活动空间拓展得更大了,我每天要来走一到两圈,感觉生活质量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