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体育产业  
我省体育产业的一场“及时雨”
——专家解读《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之一
2020-04-28 06:20:41 来源:体坛报 见习记者 汤晨阳 记者 朱郑远 王品燚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体育产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需要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热情和市场活力。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推出,意味着今后我省的体育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无论是体育产业总规模还是GDP占比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文件的出台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好评,本报记者连线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姜建成、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产业与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郑芳教授、华运智体相关负责人潘建臣、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权、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明等业内专家,就热点问题作出详细解读。

  《意见》的重要性在哪里?

  这是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印发后,在全国我省率先出台了“地方话”版本。

  事实上,这也是浙江在疫情防控工作趋稳向好时,推出的体育类重磅文件。消费是拉动经济三架马车之一,在浙江体育消费一直没有缺位,近几年增速明显。2018年,全省举办各类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达321场,数量全国领先,其中800人以上规模的赛事159场,参赛者达到66万人次。全省已建有室内滑雪馆3个、真冰场9个、室外滑雪场12个,2018年有138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实现冰雪场所营收约1.88亿元。《意见》的推出也有助于聚焦破解近几年制约浙江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要素不足等问题,从而实现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美好愿景。

  《意见》以繁荣竞赛表演产业、壮大健身休闲产业为突破点,推动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满足全人群的体育需求。《意见》分为7大部分,共20条,力求每条都体现浙江特色,突出政策可落地可实施,《意见》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和保障措施,每条都一一对应,每一项任务的责任单位都是省级主管部门,突出了专业人办专业事,同时也凸显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的落地方式。

  《意见》制定了到 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 1.8%,完成难度有多大?

  近几年,浙江体育产业快速增长。这个数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是付出努力能够达标的目标。2014-2017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5.08%,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8.68%,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根据《2018年浙江省体育产业公报》显示,2018年全省体育产业总产出2304亿元,在2018年距离目标还有近2700亿元,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来说,是可以达到的。

  此外,目前浙江体育及相关产业的经营单位约20000家,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单位、项目)18个,A股上市体育企业4家。同时,浙江体育产业发展倡导体育制造业也着重服务业,做到服务、制造两手抓,这样一来服务业的占比在不断提升,这也意味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主要依托市场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引导扶持社会资本办体育,是浙江体育产业的特色,在此方面依旧有着十分大的增量空间。

  《意见》中提到的智能体育是一种“新业态”,在发展智能体育方面,我省有哪些优势?

  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行为,也改变了人们传统意义上的体育产业——智能体育重点是将科技和体育无缝结合,为体育用品加上传感器、5G通信、物联网、体感控制、激光显示、数码全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体育器材和健身器材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大众化、娱乐化,将虚拟网络游戏实体运动化,更新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智能体育是一种完全崭新的业态,最大亮点是智能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智能科技对健身房的改变,例如人脸识别、智能运动器械、VR实景体验、智能教练、视觉捕捉、技术纠错等高科技纷纷融入传统健身。

  2018年,杭州举办了全国首届智能体育大赛也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了这种新兴业态,有不少人认为智能体育有潜力成为我省的第九个万亿产业。有一组数据能够很好地展示:2018年参与首届智能体育大赛的一家生产智能划船机企业,在2019年销售额提高了400%,达到2.4亿元左右,而在2018年这个数据则为6000万元;再例如,跳绳是一项普及型十分高的运动,这也意味着智能跳绳的广泛市场。

  总体来说,我省发展智能体育的环境十分好,无论是政府支持角度,亦或智能体育的发展根本——高新技术角度都十分出色。不过,智能体育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还是需要更多的资本进行关注,同时也希望能够更多的省级部门能够支持智能体育的发展,才能真正促使其成为体育产业以及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引擎。

  《意见》中明确提到了一组奖励数据,例如国内外品牌赛事的支持、职业联赛的奖励、体育综合体的扶持等,这样的力度在全国处于怎样的水平?

  这是浙江历史上对于体育品牌赛事,扶持力度最大的项目之一。放眼全国,这样的补助额度也是能够排在前列的。希望通过重金激励政府部门,或者社会力量来办大赛,快马加鞭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国内外体育品牌赛事。

  事实上,浙江本土的品牌赛事每年都在持续增长,比如大家熟知的杭州马拉松、浙江自行车联赛、国际(杭州)毅行大会等户外运动赛事。我们要利用好浙江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理资源持续发力,吸引长三角、甚至全国的体育人前来参与。打造优秀的品牌赛事,将会拉动体育经济,引领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省体育局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2017年,省体育局还建立了《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就是希望通过政府持续引领,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品牌赛事典型。入库赛事,可享受省体育局赛事重点宣传推介、体育产业发展资金优先申报等倾斜。目前,库里已经有61项国内品牌赛事,到2025年,赛事数量预计将达到100项。

  全省中小学校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并制定实施教学计划,这项工作是否能够实现?有什么意义?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全省中小学将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并制定实施教学计划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困难不小。

  浙江地处南方,即便是在冬季也很难有足够的自然条件让学生去尝试这项运动,更可能的模式是利用一些相近的运动来模拟滑冰、滑雪,比如让学生们通过练习轮滑来熟悉冰雪项目。虽说我省有为数不少的滑冰场、滑雪场,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广大的学生群体。此外,目前我省中小学的体育老师很少有冰雪项目的经验,难以满足教学安排。因此,政府部门可以牵头把学校发展冰雪运动的需求和体育俱乐部、冰雪运动组织的资源对接起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企业帮扶等形式,让冰雪运动更快、更有效地在校园中普及。

  不过当冰雪项目真正在南方能够发展起来,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发展校园冰雪运动是一个共赢乃至全赢的事情。更多冰雪相关的人员有了更广阔的从业空间,冰雪项目的后备人才的选材面也比以前更大,南方也能够在这方面挖掘并输送运动员、培养复合型人才。至于学生也多了一项体育爱好的选择范围,以培养学生们健全的体育素质而言是一次进步。

  人才培养一直是体育产业发展中不可避开的话题,人才稀缺也是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意见》中明确要求将体育人才纳入省级重点人才计划进行培养,这方面是否存在难度?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各个行业不断进步的原动力,体育产业方面自然也不例外。但是作为一项稀缺资源,这也成了我省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一大瓶颈。《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体育人才培养。这是从政策条件方面打通了渠道,可以让更多的体育人才涌入。

  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目前的体育人才培养大多数是通过高校学术教育的模式,培育的人才虽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由于在实践方面有所缺失,很难“两条腿走路。”况且,国内的专业体育院校每年培养出的人才有限,很难满足体育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非体育专业的院校中给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开展相关的辅修课程很有必要,可以极大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此外,要积极“引进来”。不可否认,在体育产业发展的某些方面,国外走在前列,让更多海归本土化,让他们成为“入海”,又能“上山”。

  因此,专业院校要开足更细化方面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的理论需要,让他们对于未来有着更明确的看法;政府以及相关体育协会则要做好相关辅助工作,提供体育技能类考证的机会,让实践能够和理论齐头并进。

  

标签:体育产业;体育;智能;省体育局;体育消费;意见;浙江;冰雪运动;产业;国民经济支柱 编辑:陈海音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