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文体  
她们扎根基层,推动老年运动多元化
2025-04-24 11:00:15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洪 漩 高玲玲

作为全民健身事业的“领头雁”,社会体育指导员活跃在城乡各个角落。在天台,多位年逾花甲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或组建省内首支男子排舞队,或将传统“武功绝学”改编成广场舞,带动群众参与运动,传播科学健身理念。

从兴趣出发,组建男子排舞队

“退休后比上班时候更忙了,每天早出晚归。”说这话的是来自天台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崔巧云。64岁的她把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日常生活里全是排舞、健身球、门球、气排球等运动项目。4月22日,当记者联系她时,她刚刚结束天台门球协会体育走进乡村系列活动,“我的目标就是发挥社会体育指导职能,做运动健康的引领者,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崔巧云最拿手是排舞。早在2008年,尚未退休的她就开始接触排舞。“当时我先跟着网上学习广场舞,后来开始自编自创。”热心肠的崔巧云牵头组织起天台县赤城街道天美乐健身排舞队,起初这支队伍只有20余人,随着慕名而来的成员越来越多,短短半年时间便发展至140余人。

随着影响力的增加,当地体育部门和老年体协关注到崔巧云,推荐她到省里参加各类体育培训,并成功考取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及相关教练员资质证书。

2010年,崔巧云受聘成为天台老年大学舞蹈班教练,组织起一支拥有30名成员,平均年龄63岁的天台男子排舞队。十余年间,排舞队在崔巧云的带领下参加省、市、县各类比赛近200场,获奖无数,不仅成为全省知名的健身排舞队伍,还曾参加中央电视台七套的《乡村大世界》栏目摄制。

2019年基层体育委员制度实施后,崔巧云主动担责,推动社区体育活动多样化指导,建立了腰鼓、健身操、徒步走等队伍,助推老年运动的发展。

崔巧云也是天台县门球协会会长,天台门球项目从城区辐射至乡镇,还成立了少年门球队,逐渐形成青少年启蒙、中青年竞技、老年人康乐的门球体系。

轻巧转换,广场上学“武功绝学”

在天台,“易筋经”是当地人的“广场舞”,每天或清晨,或晚上,各大型广场,在小区的空地都能看到一群人练习“易筋经”的身影,风雨无阻。“据最新统计,天台县约有2万人在练习易筋经。”61岁的奚玲云说。奚玲云是天台县赤城街道八都片区体育委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易筋经”在天台获得较大推广,奚玲云功不可没。

这几天奚玲云有点忙,4月16日至19在江苏江阴参加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太极箫培训;19号赶回东阳横店参加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舞培训;4月23日一大早,她又来到城东湖公园,带领自发前来的市民习练;晚上,还要去丰园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跳上一个小时。

对于忙碌,奚玲云乐在其中。“这可能与我从小练武术有关系,给身体打了一个好底子。”奚玲云说,她有个哥哥,从小就跟着他一起东奔西跑,后来,哥哥跟村里的武术名家杨家选学习奚家拳,她也跟着一起学。2005年学习健身气功,其中包括易筋经。

学有所成后,奚玲云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服务于更多人。“易筋经没有武侠小说中说的那么神奇,但它能通过伸筋拔骨增加人体的力量,增强体能,是一种内外兼练健身功法。”奚玲云说,这种功法很适合中、青、老年人群练习。

易筋经是天台的传统武术项目。经考证,专家认为《易筋经》应为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撰写。正因有这样的历史渊源,在普及的过程中,奚玲云省去了很多沟通介绍。“这两年,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全家一起练习的越来越多。”如今,奚玲云从事培训已有八九年。

目前,天台县体育发展中心会同老年体协在全县各乡镇(街道)机关举办“易筋经”培训班,设有辅导站(点)约600个。在奚玲云等教练以及300多名辅导员的带动下,天台开展易筋经练习活动的行政村及单位约600个,占行政村和单位总数的80%左右,经常练习的老年人近万人,占该县老年人口的11%。“虽然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但仍然有很多人有学习的需求。”奚玲云笑呵呵地说,“未来大有可为”。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