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体彩杯”浙江省海钓锦标赛暨大陈黄鱼文化周在下大陈岛码头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90名顶尖钓手在浪涌礁鸣中进行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
来自辽宁营口的选手王家治接触矶钓已经13年,这是他第一次登上大陈列岛。“我们矶钓的目的地,首先是选择渔业资源丰富的地方,其次是风景秀丽的地方,大陈列岛就非常符合。”王家治介绍,回去之后,一定把这里推荐给其他钓友。
历年以来,大陈列岛的旅游一直是优势所在,但随之而来的缺陷也逐渐显现。这里亲海而不近海,可以看到优美风光,吃到优质海鲜,但是缺少互动体验式的项目来吸引游客。椒江区大陈镇镇长蒋瑛说:“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我们探索用海钓项目来破题。”
近年来,大陈列岛在海钓产业的发展中,不断探索安全生产和规范发展等工作,建造起标准的休闲海钓船舶,并尝试有序开放海钓接待。在海钓+旅游的融合下,大陈列岛也从原来的靠海吃海,变成了现在的养海致富。统一监管的海钓项目,保障了体验者的安全,更是让游客在专业指导下,有了更好的海钓体验,让海洋资源在钓友们的手里得到充分发挥。
“以前游客不到十万人次,通过海钓释放海岛旅游潜能,去年我们的游客数量已经超过20万,经济收入达到1.87亿元,岛上的民宿逐渐热闹起来。”椒江区大陈镇镇长蒋瑛表示。如今,以海钓黄鱼为特色的体验项目,已经成了大陈列岛旅游的标志。“这个季节正是吃乌贼的时候,大黄鱼也很不错!”玉环选手陈朝阳是大陈列岛的常客,每次登岛除了钓鱼,他最惦念的就是吃上一顿大陈岛的“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赛事还联动大陈岛黄鱼协会,向选手们展示大陈岛黄鱼文化、养殖技术,并邀请大家品尝大陈黄鱼的美味,体验鱼拓艺术。期间还为参赛选手开放垦荒纪念碑、甲午岩等景点,推出“海钓+红色教育”主题路线,进一步创新“海钓+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