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高级研修班在杭州淳安结束了为期5天的培训学习,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员代表参加。省体育局副局长廖洪钰在此次研修班上分享了《浙江发展高质量发展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实践与探索》。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而实施的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的项目,该研修班已被纳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研修班除了邀请专家授课以外,也邀请部分省市作经验交流。
20年来,浙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同步跃升。目前,国内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浙江接近1.8万美元。户外运动已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之一。
不仅如此,2019年浙江就发布了《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2019—2025年)》,提出了“运动浙江 户外天堂”的发展理念。浙江依据全省户外运动资源分布状况,结合全省各类户外项目初步形成的集聚态势,着力构建“两带三区四网”的户外运动总体布局,形成“山地水上遍地开花、冰雪运动点状示范、航空汽摩多极辐射,各类运动竞相呼应”的户外运动发展格局。还出台了《浙江省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浙江省马拉松及相关运动发展规划(2021—2025年)》《浙江省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在内的专项规划和地方政策。
“环浙步道”也是我省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特色之一,不仅是我省的“运动之路”,更是一条“富民之路”。2024年开展相关赛事活动超30场,直接拉动沿线消费超1500万元,间接消费近亿元。2025年“五一”期间,“环浙步道”金峨山路段露营基地、农家乐、民宿等,带动当地经济收入约300万元,同比增长10%。2025年,计划举办“环浙步道”系列赛50场。此外,我省还将在冰雪、马术、骑行、漂流、登山、海钓等多个项目持续发力。
廖洪钰表示,下一步,浙江将坚持全域运动观和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向,坚持把发展户外运动与促进体育消费相结合,为户外运动等绿色消费新形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