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分板定格在88:96。
这一夜,庆元队再次输了。庆元,却以另一种方式,彻底赢了。
10月18日晚,浙BA城市争霸赛的赛场上,庆元队以加时赛8分之差憾负对手,完成了他们九场征程的终章。他们没有迎来期待已久的胜利,却用九场不屈的搏杀,捧起了比输赢更沉重的东西——一座城市的尊严与风骨。
他们,就是本届赛事最引人注目的“菇勇者”。纵然失利,却依然目光坚定地向“命运”挥拳,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从未屈服!
让人意外的是,九场火热的赛事、略显残酷的结果,却在不断失败中煨出了人间至味。“坚韧”“拼搏”“虽败犹荣”等正面词汇纷纷与“庆元”这个名字绑定。外界也开始把目光聚向了这座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山城。游客慕名而至、街道熙熙攘攘、特产供不应求……这座城市以不可思议的形式“火”了!
正如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毛根洪所说:“庆元队虽然输了比赛,但其实赢了所有。”作为一个推动文旅发展的体育赛事,浙BA城市争霸赛本身就是助力各地“出圈”的平台,比赛的输赢不是唯一评判标准,谁能引爆热点,谁就是赢家!
然而,若细细品来,庆元队“连输九场”的标签只是吸引外界关注的第一眼,其背后所体现的三重“精神内核”,或许才是庆元“爆火”的真正流量密码。
一
体育故事里,最动人的往往不是强者夺冠,而是那些不被看好的“弱者”,依然选择全力以赴。庆元队的球员们,正是这样的存在。
作为浙江省最偏远、人口数量仅14万的山区县,参加省级联赛,对阵的大部分是经济实力强、资源丰富的大城市。这本身就需要一种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我们看到,球员范伟锋死死卡住位置,一次次忍住对手强有力的撞击,为队友挡出出手空间;我们看到,姚佳伟步步紧逼,将对手逼到边线,拼尽全力为球队赢得宝贵的进攻机会;我们看到,球员姚丁天在腿部严重抽筋、无法站立的情况下,拒绝了被抬离场地的建议,单脚跳跃,顽强地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这些瞬间,与比分无关,却定义了真正的强大。
“underdog”(弱者)的逆袭精神,就是明知结果,依然愈挫愈勇。赛后的训练,一次更比一次狠。他们曾一日两练,在闷热的球馆里,温度计悄然爬过38℃,球衣拧紧,汗水落地成洼。国庆、中秋长假,朋友圈里满是风景,他们却集体“消失”,进驻海拔800米的荷地亚高原训练基地。
后来强度升至一日四练。压力如山,几名队员接连出现呕吐、发烧的情况。教练没有多言,只问:“现在流汗,还是赛后流泪?”无人应答。回答的,只有篮球落地的声响。
正是这些具体而微的感动,共同构建了庆元队“悲情英雄”的人设。他们的故事之所以能穿透圈层,引发广泛共情,在于它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朴素的价值判断: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永远不败,而在于永不言弃。 这份在逆境中绽放的尊严,比冠军奖杯更加璀璨。
二
“已经很棒了!大家都拼到最后一秒,不受伤是我对你们的最大期望。”
“太心疼这些球员了,在我心里他们已经赢了!”
“第三节的时候,我酒都拿出来了,打到加时赛的时候,我又盖回去了。没关系,人生本来就有很多遗憾,等下一次,一定能赢!”
“无论黑夜多长,庆元永远为你们亮着一盏灯。”
……
在主场遭遇九连败后,一个个庆元队球迷写给队员们的留言,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这些留言没有指责与抱怨,而是用一句句暖心的叮咛和鼓劲,记录下一座小城与一支球队之间双向奔赴的深情。
于无声处,我们得以窥见这座城市的灵魂——那深植于每个人心中守望相助的“集体精神”。
庆元队不是“浙BA”中最闪耀的球队,但他们拥有最动人的球迷文化。“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无论是亲临现场的山呼海啸,还是守在屏幕前的万众一心,支持庆元队已经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社会仪式。
这份精神,在赛场上下的每个角落熠熠生辉。每当庆元主场时,由义工协会连夜赶制的几千个“菇声筒”齐齐摇响,那淡绿色竹筒发出的沙沙声,混着震天呐喊,汇成了浙BA赛场上最独特的乡音。
此时,全城也必会化身为“第二赛场”,从市民广场到乡镇礼堂,直播点前人潮涌动。更动人的,是那条贯穿整个赛程的“追随灯河”——无论奔赴赛场的路途多么艰难,庆元球迷的私家车队总是如约亮起车灯,一路护送球队大巴直至返程。
这份守护甚至超越了地域。杭州、金华、义乌的庆元商会组织游子集体观战;义乌影院里热闹沸腾,金华直播间的弹幕如洪流反复刷着“菇勇者必胜”;更有怀抱婴儿的母亲,单手举起喇叭忘情助威……十几万菇乡人,用最质朴也最炽热的方式,共同托举起属于他们的英雄。
庆元队的故事,其价值早已超越胜负。源于逆境的集体精神,不仅深深激励着本土乡民,更是通过社交媒体感动了无数屏幕前的网友,它让外界以一种全新的、充满敬意的视角,看见了这座山区小县的姓名。
三
球衣之下,是满满的赤子之情。
回顾过去的几场比赛,庆元球员们为对手带的礼物都有浓厚的家乡特色。云雾滋养的“庆元荒野茶”、肉感十足的“庆元香菇”、鲜甜度满级的“秋天第一筐锥栗”……这一充满人情味的创意,也成为刷屏社交平台的热点。
赛场之上,球员就是家乡的“代言人”,他们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皆承载着家乡的声誉与外界的关注,强使命感的“担当精神”正由此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姚丁天便是其中的代表。他本身是银行一名普通职员,如今已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庆元队“得分王”。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姚丁天与队友们早已将输赢置之度外。他们深知,踏上赛场本身,就是胜利。每一次亮相,都是庆元“被看见”的宝贵机会。
镜头前,姚丁天总会腼腆而坚定地向大家发出邀请:“我们代表庆元而来,成绩固然重要,但此行的最大意义,是诚挚邀请大家来庆元做客!”虽然笨拙,但真诚可爱。
场上,“菇勇者”拼抢搏杀;场下,主办方巧思布景,共同目标只有一个:让庆元继续破圈。
面对“月山春晚”这张金字文化名片,庆元选择将其融入赛事。在浙BA城市争霸赛庆元主场对杭州队的比赛期间,拥有45年历史的月山春晚,携经典节目《一个村的集体记忆》首次登上体育赛场,演出阵容也很特殊:年龄最小的仅10岁,年龄最大的已经高达98岁,当他用布满皱纹的双手与坚定的眼神,在篮球赛场奏响农耕文化传承的动人乐章时,就连从杭州赶来的客队球迷都不由感叹:“这不是简单的节目,是活生生的乡村史。”
漂亮的“文化传球”,引得外地球迷趣评:“全浙江都在打生死战,只有庆元在全力刷‘存在感’。”
对于庆元而言,他们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地方。这种“软形象”的建立,对于未来吸引投资、旅游和人才至关重要。
“浙BA”赛事燃起的“热力”,也迅速传导至庆元经济的毛细血管,点燃了消费热情。
赛场周边民宿一房难求,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41.7%;特色农产品展销区人头攒动,香菇、甜橘柚成了球迷的“必买伴手礼”。据统计,赛事期间庆元吸引游客超8万人次,综合消费达5000余万元。
记分牌上的失利,只是故事的表面。在这场全省瞩目的盛会中,庆元收获了比一场胜利更为宝贵和持久的财富——全县一心的团结、全省瞩目的名望和深入人心的尊重。
这,就是真正的“赢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