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4日下发通知,调整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的分配方式,将从前的根据场馆“座位”数量分配,调整为将补助资金主要用在支持群众日常健身和组织体育赛事活动上。这一调整,将补贴的重点落到参与全民健身的普通人身上,旨在让全民共享补助资金,提高广大群众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归属感与获得感。
提起大型体育场馆,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大型赛事,普通群众难有“登堂入室”一显身手的机会,更多的是作为赛事观众或者志愿者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一直是个世界难题,不少国内大型场馆在大型运动会结束之后陷入门可罗雀、举步维艰的困境。
中央财政设立的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补助资金,其初衷在于促进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但由于补助资金的分配方式主要以场馆规模为标准,造成补助资金“养馆不养事”,部分体育场馆在优惠开放过程中,依旧无法充分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此次补助资金分配方式的调整,重点不再只关注于如何保障场馆的运营维护,而是要进一步提高场馆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大型场馆的利用率,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让群众从场馆开放中获得更多实惠。
以入馆健身锻炼的人次,举办的体育赛事、体育活动、体育培训的次数及参与人数作为分配补助资金的重要参考标准,体现出全民健身的重点要落在参与全民健身的普通人身上,体现了这一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如何更好地践行全民健身这一国家战略。
补助资金分配方式调整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仅仅有了好的出发点,并不意味着事情就能办好。如何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参与全民健身的普通人身上,还考验着场馆运营者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智慧。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每一个热爱运动的普通人都能成为大型体育场馆中的主角,在这些体育场馆中体验到一流的场地设施、专业的健身指导,收获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