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AI赋能体育教育 非一日之功
2025-01-08 17:21:40 来源: 体坛报

  科技赋能体育教育更需要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和教育成果的提升。

  近日,全国首创的《2025年寒假AI体育作业方案》引发热议,这份方案将帮助体育老师一键落实寒假作业,全面增强学生运动积极性,并通过海量运动项目+游戏化设计+AI体育老师互动,为学生提供新鲜有趣的线上体育运动新场景,让学生运动不孤单,大大提高积极性。不少网友感叹:以后体育老师也是AI了。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日益被应用于运动分析、健康管理和赛事组织等领域,体育运动与科技的融合不断加速:围棋、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等智力运动格局如今已被人工智能先后重塑;足篮球、网球、田径、乒羽等项目的高水平大赛和训练中,大数据分析、辅助裁判系统、陪练机器人等高科技元素也无处不在。可以说,科技已经为体育的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

  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AI技术为体育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它让体育课堂更加智能、高效,助力学生们在运动中茁壮成长,开启属于他们的体育教育新篇章。AI体育在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它能有效打破学校之间的界限,使不同学校的学生都能够共享优质的体育师资和课程资源。

  但我们也不应忽视,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实现难度高、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大、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问题、隐私保护问题以及经费支持等。技术的推广,总是由点到面。AI科技与体育教育的结合是一个全员参与、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既不是单一部门的分内事,也不是个别骨干教师的任务。

  体育教学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完备的体育教学体系不仅要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运动专业能力、运动习惯,还要塑造团结协作、坚韧意志等体育品德,实现育人功能。AI赋能体育教育,不是简单地引进一些高科技做“甩手掌柜”,更不是完全颠覆现有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做好用户与设备之间的长期磨合,围绕最紧迫的教学需求,持续钻研产品功能的深度开发与升级改造,才能让AI科技变得更加智慧,释放出持久的改革动能。

标签: 编辑: 毕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