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明星体脂率引热议 如何避免成为“瘦胖子”
2025-04-17 15:05:41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陈素琴

最近,演员张馨予的一条健身动态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她自曝体脂率高达32%,这让不少网友惊掉了下巴。从日常照片来看,张馨予体态匀称,很难想象她的体脂率有这么高。还有网友对比自己,说:“我看起来比她胖多了,但体脂才23%。”

实际上,成年女性正常体脂率范围在20%—25%,32%便是典型的“瘦胖子”现象。对此,记者询问乐刻健身教练高波,在他看来,靠节食维持身材的人,可能存在这个问题,看似苗条,实则肌肉量不足。那么,在减重减脂的道路上,该如何关注自身体脂变化?针对这种“瘦胖子”,又该如何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

体重不高体脂不低

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沈丹萍看来,在健身、减肥过程中,密切关注体脂变化是必要的。“常见的就是家庭使用的体脂秤,较为便捷。建议每周或每两周测量一次,这样能较好地观察体脂变化趋势。”沈丹萍说,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型号的体脂秤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且测量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分摄入、测量时间等,因此测量时尽量保持条件一致。

关注身体维度变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脂增减。比如:腰围、臀围、大腿围等,可定期测量并记录。例如,若一段时间内腰围逐渐变小,很可能意味着腹部脂肪在减少。此外,通过观察身体外在变化,如衣服的宽松程度、肌肉线条的明显程度等,也能直观感受到体脂的改变。原本合身的衣服变得宽松,或者隐约可见的肌肉线条逐渐清晰,这些都是体脂率下降的积极信号。

沈丹萍提到,如果想了解更精确的体脂变化,可以找专业的健身教练或营养师,依据个人身体状况、减肥进展等,给出“私人订制”版建议。他们能综合分析各项数据,制定个性化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瘦胖子”更要增肌

体重正常但体脂率高,意味着身体可能处于隐性肥胖状态。这类人群看似体型正常,却存在肌肉量不足、内脏脂肪超标等情况。而对于这类人群,高波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此外,喜欢柔韧性运动的,也可以增加一些。比如瑜伽、普拉提类运动,辅助燃烧脂肪,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关节灵活性。

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高波认为,对于这类隐性肥胖人群,最重要的是增加身体的肌肉比例,力量训练是不错的选择。“可将不同部位的训练分散到一周不同天数并循环进行,例如周一训练上肢和肩部,周三训练下肢和臀部,周五再针对核心肌群进行训练。”高波表示,针对不同的肌群要选择适当的训练动作,以每组能完成8—12次动作为宜,并在这个基础上循序渐进增加重量。比如使用哑铃进行手臂弯举时,从较轻重量开始尝试,当能轻松完成12次以上时,就可以开始适当增加重量。每个动作进行2—3组,并进行适当的组间休息。

“‘瘦胖子’的逆袭,本质是肌肉与脂肪的博弈。”

对于体脂率较高的人群,除了适当的增肌运动外,沈丹萍建议:“这类人群在饮食方面往往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盲目节食或极端低碳,导致肌肉流失、代谢受损,这样即便短期内体脂有所下降,但反弹会更严重。”沈丹萍表示,在饮食方面,首先要追求高蛋白,每日蛋白质摄入保障在自身体重的1.2%-1.6%,优先选择鸡胸肉、鱼类、豆类,促进肌肉修复。并使用碳水循环法,即运动日增加碳水摄入(如糙米、燕麦),休息日减少精制碳水,平衡能量与减脂需求。同时注意控油不控脂,用橄榄油、坚果替代动物油脂,减少反式脂肪(如油炸食品),但保证健康脂肪摄入。

此外,沈丹萍还特别提醒,“瘦胖子”的改造需3-6个月才能显效,过程中需避免“体重焦虑”,要以长期主义制胜。“在减脂期间,要关注围度而非体重,肌肉密度比脂肪大,初期体重可能不变甚至微增,但腰围、臂围会逐渐收紧。可以设定阶段性目标,如一个月完成标准俯卧撑10个、腰围减少2厘米等,用这些点滴的成就感对抗懈怠,这样方可最终收获理想的减脂效果与健康的体魄。”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