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综合资讯  
夜门诊获赞无数,全力保障粤港澳全运会
2025-07-02 16:27:09 来源: 体坛报 记者 毛佳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每周一、三、五傍晚6点,当运动员结束一天的训练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训练馆也逐渐安静下来,附属体育医院二楼却灯火通明。这里正在上演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十余名队医用针灸罐棒作“武器”,为征战粤港澳全运会的运动员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如果不算出差、外训和比赛,我们医院的医生除了晚上值班的人员,正常情况下都是五点下班的。不过从去年年底的冬训动员大会之后,医院出台服务保障决战决胜粤港澳全运会战时管理规定,开始夜诊活动。”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副院长胡海盛告诉记者,大家纷纷放弃休息时间,只为多出一份力。

  推拿(按摩)、针灸、拔罐、康复理疗是医院目前主要的服务内容。“黄医生,我大腿这里肌肉还是有些疼。”体操运动员金孝轩走进治疗室说道。她熟练地躺在诊疗床上,等待队医黄鹏松为其治疗。治疗期间,金孝轩告诉记者,她大腿后侧肌群拉伤是在训练时多次发力导致。如果不是晚上可以进行及时治疗,等到第二天会加重伤病。

  “体操系这周训练量不算大,来找我治疗的没之前多。你看隔壁老郑,他这两天才叫辛苦。”黄鹏松口中的“老郑”,是大球系的队医郑云海,在老郑的诊疗室门口,运动员们甚至都排起了队。“一晚上差不多要治疗12至13个孩子吧。”郑云海队医一边给队员们坐着推拿,一边说。

  据了解,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体育局在冬训动员大会上的部署安排,大会结束之后,体育医院相比之前的全运周期,提前大半年就开始了为全运会运动员的医疗服务保障的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到目前已经连续服务了26周,服务总人数达2100人次。

  陈曦悦是浙江青年女排的主力队员,在结束了自己手腕伤势的治疗后,她坦言,非常感谢学院和医院提供了这么好的保障,“大家备战全运会训练时间比较长。医生医术水平服务都很好,对大家都很关心。”

  “从每周三晚扩大为每周五晚,全天候全时段更好的保障。”胡海盛表示,为运动员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是医院目前最核心的工作。夜间医疗服务,治疗身体上的伤病占一半,另外一半是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心理进行及时的正能量疏导,如果发现了一些问题,队医会及时向教练员反馈沟通。

标签: 针灸;医生;冬训动员大会;队医;运动员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