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齐赴千里外的四川仪陇支教分享“浙”本体育经
磐安“夫妻档”为扶贫扶体添薪火
2020-06-30 07:02:12 来源:体坛报 通讯员 马永红 吕娟 记者 朱郑远

  “老师,你还会来看我们么?”“老师,谢谢您教授的这些运动技能,让我更加自信的面对生活。”近日,四川仪陇县宏德中学校操场上,学生们围在陈俊晖身边,表达着自己的祝福。

  陈俊晖是磐安二中的体育老师。今年2月,磐安、仪陇两地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专业技术人才交流,陈俊晖响应国家号召,申请到宏德中学支教。妻子陈斯佳,是磐安县实验初中的一名教师,也申请到仪陇县新政初级中学校担任体育教学工作。他们成为磐安县援仪队伍中的第一对夫妻。随着本学期的结束,夫妻俩的援仪之行也就正式结束。

  主动迈出舒适圈

  “90后”夫妻远赴四川支教

  “我和妻子一起去仪陇支教,是幸运的。我们都是90后,趁年轻去不同的地方看看,到仪陇县学习交流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自身的一次历练。要说最担心的,还是双方父母以及家中长辈了。”陈俊晖说,他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离家这么远这么久的经历,出发当天两位母亲都来为他们送行,从她们眼中看出了不舍和焦虑。

  4月底,因为疫情,等待了1个多月的夫妻俩,终于出发抵达仪陇县。根据安排,陈俊晖在宏德中学教授高中一年级8个班的体育课,一周16节,周二到周五的下午都是满课;陈斯佳到新政初级中学担任体育课,一周12节,并负责校园女子篮球队的训练工作。

  用心 用情

  体育精神燃“薪火”

  5月4日,陈俊晖迎来了自己在仪陇的第一节课。“既然来了,就得留下点东西。”这是他此次支教的最终目标,希望两地的教育理念互通互融,互促互进。

  四川的夏天格外闷热,对于从小在江南长大的陈俊晖来说,天气是体育课一项重大挑战。“气候条件对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的安排都有影响。我总是备课更细致一些,更符合仪陇学生的实际需求。”陈俊晖笑着说道,从浙江培育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使他十分迅速的与学生打成了一片,也让其在宏德中学的教学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有一次体育课上,所有学生都跟着老师做准备活动,唯独一名男生站在队伍中发呆,这引起了陈俊晖的注意。“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课后,陈俊晖并没有批评该生,而是先从其他同学口中了解到,该生内向且自卑。

  “体育能让一个人变得自信开朗,改变他,就得让他喜欢上体育运动。”陈俊晖说到做到,他多次把该生叫到身边做思想工作,上课时把目光更多的投向这名学生。一周后,该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课堂上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体育人就要传播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只有精神上富裕,才能最终为孩子点燃梦想的‘薪火’。”这就是陈俊晖的教育经。

  增强内动力

  扶贫与扶智、扶体相结合

  随着本学期的结束,夫妻俩的援仪之行也随之结束,陈俊晖说:“都说扶贫先扶智,我觉得扶体同样重要,这个身体不仅仅是他们的外在、他们的体魄,更多是他们的内在。希望体育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当中不论是遇到困难还是走出大山都起到非常好的帮助,这是我体育教学的追求。” 在他看来,只有将扶贫与扶智、扶体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能激发贫困地区内动力,促使打赢脱贫攻坚战。

  事实上,在我省抱有这样抱负的体育教师为数不少,以陈俊晖所在的磐安二中为例,体育组已陆续派出3名援川教师进行东西部扶贫协作人才交流。老家是四川的体育组组长韩莉坦言:“体育教育不分省市,不分区域,通过跨省交流协作,体育教育将影响的是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种影响也是积年累月的,富有激情的体育运动,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与精神传递,共同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与学生体质做贡献。”

  

标签:陈俊;仪陇县;学生;四川;体育课;老师;扶贫;支教;夫妻;运动技能 编辑:陈海音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