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5年国际射联世界杯秘鲁利马站中,18岁的浙江选手王子菲在10米气步枪赛场上以254.8环的成绩夺冠,打破了由队友黄雨婷保持的世界纪录。她的同门师姐孙瑜洁在女子25米手枪项目中收获冠军,为中国队摘得本站世界杯第4金。
两位姑娘在世界射击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不仅让人们为她俩的佳绩喝彩,不少人也同时注意到,这对“00后”射击新星毕业于同一所小学——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三小学。该校自从1985年成立射击队,已向省市专业队输送了300余名运动员,随着如赵中豪、王子菲、孙瑜洁在世界舞台上的闪耀,也让这所拥有悠久历史的学校被赋予“冠军摇篮”的美誉。
将抗压测试融入训练
1985年成为“射击苗苗基地”、2002年成为“少年体校训练基地”、2009年成为“射击传统校”、2018年成为“市队联办校”……富春第三小学的校史和射击队的队史并驾齐驱。在富春三小的校园内,射击从来不是单纯的选修课,而是融入学校血脉中的基因,“世界冠军摇篮”是在40年岁月中一点一点织就的。
“学校40年的射击人才培养史中,经历了30年的积淀,才换来了近10年的人才辈出。”富春三小的射击教练叶凯伦表示,富春三小建校之初,根据当时政策,每所学校都要选择一项运动作为特色项目,于是在体育及教育部门的协助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将射击这一项目引进校园,也就此成为学校的传统项目。“实际上,学校早期的射击教练都并非专业出身,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人才培养方法,运动员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好。”
叶凯伦是富春三小1998届的学生,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射击运动员,2014年,退役后的叶凯伦接手校射击队,王子菲便是他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由于是专业射击运动员出身,叶凯伦接手射击队后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将射击队的选材、训练都带上了新的高度。
“在运动员时期我技术拔尖,但不稳定,输就输在扛不住压力,这是我的遗憾。”叶凯伦表示,正因如此,他让队员在考试后立刻投入射击训练、在嘈杂的环境中练习击发、设计突发状况考验队员的应变能力……通过诸如此类的方式,将“抗压测试”融入日常训练。叶凯伦说,他的这种理念,将为那些在未来有可能站上世界舞台的队员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发挥。
让学生“向阳光奔跑”
“向着阳光奔跑”,这是富春三小一直以来坚守的校训,旨在通过打造共融的学习空间、提供开放的互动课程以及实施全面的成长评估,学校不断努力培养“崇德、尚文、博采”的阳光学子。而射击这一运动,在富春三小也不仅是单纯的竞技项目,更是让学生实现“向阳光奔跑”的重要途径。
“这几天,随着王子菲、孙瑜洁两位‘学姐’在世界赛场上的夺冠,不仅使学校在训的队员们备受鼓舞,普通学生也受到她们的夺冠背后故事的精神感染。”叶凯伦认为,正如同他的训练方式一样,射击不单纯是技术课,同时也是很好的心理韧性课。
叶凯伦表示,学校目前对于射击人才的培养也不单单是仅关注那些有天赋的队员,对于一些未来并不一定走上职业运动员道路,但对射击项目有兴趣、有热情的学生,射击训练能够成为他们磨炼心性、塑造性格,让他们在射击中,寻找自身的稳定性以及专注力,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成长,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撑。在富春三小,除了射击之外,学校的陶艺制作、艺术体操等特色项目也是远近闻名。在叶凯伦看来,这些项目在校园的推出,也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改变。“目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都不小,那么通过这些体育类、艺术类项目人才的不断涌现,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家长,都能让他们看到学生多元发展的可能。”
“这两天我就把王子菲和孙瑜洁在决赛期间那些惊险紧张的瞬间下载并剪辑出来,交给全校各个班主任给学生们讲解播放。”叶凯伦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精神的感染,让更多学生了解射击运动,感受到射击运动的魅力,说不定在这种射击文化的浸润下,还会找到那么一两个明日之星。
【记者手记】
站在新的起点上
随着几名优秀运动员先后在世界舞台闪耀,这也让富春三小对于未来射击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谋划。
目前富春三小正计划将射击作为精品校本课程,在学生中推广开来,同时将原有的一些闲置空间扩展成为激光枪教室,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这项运动,进而参与到射击训练。同时学校也计划引进更多更专业的射击教练,扩充师资队伍。此外,富阳作为杭州亚运会射击馆的所在地,未来杭州市射击队将在这里展开训练,富春三小也将趁此契机展开联动,成为富阳区乃至杭州市射击队的联办学校,为后续射击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不仅如此,富春三小也将在校园射击文化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射击文化墙,射击人物故事科普等方面,让射击运动背后的精神感染更多学生。
站在40年的节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前辈的故事感染下,以及未来更加科学专业的业训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射击人才能从富春三小的校园中走出。同时在这种“射击精神”的感召之下,富春三小也能够让更多学生向着未来充满希望的阳光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