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
绍兴的鲁迅和富阳的郁达夫
组队打篮球
会是什么画风?
横眉冷对裁判哨,俯首甘为送助攻!
这进球,就像我的小说,浪漫且致命!
1932年,郁达夫在杭州摆了一桌“兄弟局”,叫上鲁迅、柳亚子一起干饭。一周后,鲁迅仍在日记里回味“达夫赏饭”。
今天晚上,这场“兄弟局”迎来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富阳和绍兴要在浙BA城市争霸赛上“约架”了。
这场篮球场上的热血Battle,堪称“文学德比”,各方球迷万众期待!
1
翻开历史的册页,1932年的冬天,郁达夫为刚从上海来杭的兄长郁曼陀接风,特意邀来鲁迅、柳亚子等一众好友。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席间氛围愈发热络。鲁迅兴之所至,提笔挥毫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后来镌刻进中国文学史的名句,最初便诞生于这场充满人情味的聚会。
郁达夫比鲁迅小15岁,两人相识于1923年,此后13年间,他们既是文友,更是知己。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们并肩与黑暗势力抗争——鲁迅以笔为刀,剖开社会的痼疾;郁达夫以文载情,记录时代的悲欢。他们相互信任,在创作困境中彼此打气;他们相互支持,在人身威胁前并肩而立。
△绍兴鲁迅故里
△富阳郁达夫故居
鲁迅曾在日记里多次提及与郁达夫的交往,“达夫赏饭”的聚会更被他视为难得的畅快时光。
郁达夫对鲁迅的敬重更是溢于言表,鲁迅逝世后,他站出来撰文纪念,称“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今年年初,鲁迅与郁达夫特展在富阳举行
郁达夫写《沉沦》时对人性的大胆剖析,写《故都的秋》时对情感的细腻捕捉,都透着江南水乡的灵动;鲁迅从《狂人日记》的振聋发聩到《阿Q正传》的深刻批判,每一笔都镌刻着对家国的赤诚。
他们二人看似风格迥异,实则血脉相连——同样心怀天下,同样坚守文人风骨,而这种共通的精神追求,正是富阳与绍兴文化中最亲的那份“兄弟情”。
△鲁迅赠郁达夫签名本《引玉集》
△郁达夫赠鲁迅诗
2
若要用一个字概括富阳人与绍兴人的特质,“刚”字再贴切不过。
绍兴的胆剑精神,源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两千多年前,越国兵败会稽山,勾践忍辱负重,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坚韧,最终实现复国大业。这种“能扛事、不服输”的劲头,早已融入绍兴人的血脉。今天的绍兴人,无论是经商还是治学,都带着一股“越挫越勇”的韧性。
△越王台(来源:绍兴旅游)
富阳的东吴霸气,与孙权的故里身份密不可分。东汉末年,孙权的祖辈从富春江出发,三代耕耘,励精图治,终成一方霸业。这份“敢争先、敢突破”的基因,至今仍在富阳人的性格里闪光。从千年造纸之乡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富阳现象”,再到当下的经济转型,富阳人始终保持着“敢闯敢试”的冲劲。
△孙权故里,龙门古镇(徐晖 摄)
绍兴人与富阳人身上的这种“硬骨头”精神,在鲁迅与郁达夫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是“硬核文学狂人”——鲁迅面对国民劣根性,毫不留情地批判;面对反动势力的威胁,他以“横眉冷对”的姿态坚守阵地。
一个是“不畏迫害的文学斗士”——郁达夫在日本侵华期间,坚持用文字记录抗战实况,哪怕颠沛流离也从未放下笔杆,直至壮烈牺牲。
他们的刚,不是莽撞,而是一种对信念的坚守;他们的硬,不是固执,而是一种对民族使命的担当。
3
今晚,浙BA赛场,富阳队与绍兴队的对决,又将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兄弟局”续集。
看富阳队的球员突破防线——那利落的脚步、果断的出手,像极了郁达夫文字里的灵动与爽利。他们或许不会过多言语,但每一次跑位都透着“不浪费每一次机会”的较真;每一次传球都带着“兄弟同心”的默契。
看绍兴队的球员镇守篮下——那强硬的防守、坚韧的对抗,像极了鲁迅笔下的“战士”。他们或许不会刻意张扬,但每一次卡位都透着“寸步不让”的倔强;每一次抢断都带着“守护到底”的决心。
△鲁迅 郁达夫
当篮球应声入网的刹那,不仅是比分的跳动,更像是百年前的那场“达夫赏饭”在今天的隔空击掌。
鲁迅欣赏郁达夫“敢于直面自我”的真诚,这份真诚体现在球场上,是球员对每一次失误的坦然面对,是团队对每一分落后的永不言弃;
郁达夫敬佩鲁迅“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这份勇气体现在球场上,是球员对每一次挑战的无畏冲锋,是对胜利的执着追求。
正如鲁迅在《最先与最后》中所写:“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篮球赛场上的胜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种全力以赴的拼搏姿态——富阳队与绍兴队的球员们,必会用行动诠释这份体育精神。
△绍兴队、富阳队队旗
从“达夫赏饭”的文坛佳话,到浙BA赛场的“文学德比”,富阳与绍兴的这场对决,早已超越了普通的体育竞赛。
它是两座城市文化的对话——富春江畔的灵秀与鉴湖岸边的坚韧,在篮球的碰撞中交融;
它是两地人民精神的传承——“能扛事、讲血性、不认输”的基因,在球员的拼搏中延续。
△美丽富春江(蔡富明 摄)
△鉴湖(来源:绍兴文旅发布)
今晚,无论最终比分如何,当富春江畔的呐喊与鉴湖岸边的助威交织在一起,我们看到的,是浙BA真正的价值:城市PK,文化对话,实现超越胜负的精神共鸣。
让我们期待,这场带着文学温度的篮球赛,能为浙江的体育文化留下一段历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