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浙江省体育局新闻发言人谈“浙BA”和全民健身
2025-08-21 14:41:16 来源: 潮新闻

  今年是浙江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有请发言人》栏目推出特别策划《潮涌之江 文兴浙里》,生动解读浙江如何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持续写好“八项工程”这篇大文章。

  一票难求,“浙BA”何以点燃浙江?地少人多,运动场所如何实现增量?体育文化建设,为百姓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本期节目邀请浙江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毛根洪,跟大家聊一聊“从浙BA看体育不止于赛场”。

  问:“浙BA”从预选赛到城市争霸赛,时间不长,但热度很高。这状况体育部门有料到吗?

  毛根洪: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浙江篮球底子在。意料之外有两方面:一是票房,早前篮球赛事不会一票难求;二是“赛事+”,除去篮球赛事,还加入旅、文、农、商等元素。群众的创造力无限,后续还诞生了“楼BA”,三人制篮球等各种形式的衍生比赛。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出来以后,增长空间很大。

  问:“浙BA”凭什么搅动了大家的热情?

  毛根洪:从群众体育赛事品牌来说,篮球在浙江的基础很扎实,是普及度最广、参与人群最多的运动;其场地数,以及整个运动链供应也十分充分。这些年,浙江篮球赛事已经形成体系化,“浙BA”也从赛事体系中应运而生。在球场供应数方面,仅诸暨一个县级市就有2300多片篮球场,全省有55000多个篮球场。

  问:“浙BA”赛事之外,体育部门最关注什么?

  毛根洪:我们想把“浙BA”办成全域嘉年华、全民狂欢节。在球场外,推广一些群众体育项目,小朋友都可以来体验。“浙BA”是场文旅盛宴,是“美食大餐”,也是科技窗口——这些因素融合以后,能产生综合效益。

  这次AI作为解说嘉宾参与“浙BA”直播、转播环节。如何将浙江数字经济加上人工智能的发展融入体育?从篮球解说入手。像“浙BA”这样的草根篮球、群众篮球赛,专业解说员对球员不熟悉,反而是人工智能“浙小体”,对每个球员都很了解。在解说时加进去,与解说员配合,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像“浙小体”外语能力很强,会二十四种语言;“宇大嘴”的方言能力很强,对主场、客场球迷来说,听他们的解说有了更多乐趣。

  问:浙江在全民健身方面,如何满足群众需求?

  毛根洪:浙江群众赛事有个体系。有四年为一周期的全省体育大会,今年在台州举行第五届;新年迎新登高、大运河的“走运”,还有踏青、赛龙舟,到“88全民健身日”,再到冬季运动,从时间跨度上覆盖全周期。

  人群方面,有幼儿体育大会,也有面向妇女群体的排舞、广场舞等赛事,老年人也有自己的赛事。

  但和老百姓增长的运动需求相比,还不够丰富。体育部门还可以为群众打造更多让大家嗨起来的运动载体。

  问:目前,浙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经超过3平方米。浙江如何实现运动场所增量?

  毛根洪:今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里有“两个1万”,系体育部门牵头。

  一个“1万”,是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1万个。浙江土地资源不丰富,在增加体育场地过程中,要发挥山水资源优势,把体育锻炼场地和山水资源结合起来。比如,建设了“环浙步道”近万公里,还把绿道串起来;“金角银边”,就是在城市、乡村,利用高架桥下、公园里、小区的架空层等,建居民身边的健身场地。

  另一个“1万”,是1万场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

  两个方面串在一起,一个更好地解决去哪儿锻炼,第二个更好地解决全民健身有样板。群众有比赛看、有样板、能参与,能更好地提高群众健身兴趣。

  问:如何让更多高质量体育运动,融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体育部门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创新举措?

  毛根洪:从全民健身角度看,“老三篇”还是要做好。健身去哪,还要解决;怎么样科学健身,力度要加大;健身的赛事体系,还要更完善,群众可参与的赛事还要更多。

  从赛事经济这个角度也要继续努力。一方面,赛事经济能为观众带来更多高水平赛事的观看享受;在赛事举办过程中,也会促进体育部门把群众性赛事办得更好。

  全民健身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有句话叫:“人人爱体育、人人会体育、处处可体育、健康靠体育”。最后要从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并为群众生活带来乐趣。

标签: 编辑: 龚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