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出发。 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29日一早,18000余名跑者在河北衡水湖马拉松广场集结,迎着朝阳开启了2018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以下简称“衡马”) 的环湖之旅。
今年是衡马的第7个年头,也是衡马冲击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冲刺之年。这座地处河北省东南部的地级市,通过连续成功举办7届衡马,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
打造金标赛事,衡马着眼未来
2018年5月29日,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获封国际田联(IAAF)银标赛事称号,这让组委会对今年的衡马有了更高期许。
在今年的赛事筹备中,组委会按照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标准进行外籍优秀运动员的邀请工作,共邀请了6个国家的24名优秀运动员参赛。作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之一,今年的衡马还吸引了103名锦标赛运动员报名参赛。
大量优秀选手的参与,让衡马的竞赛成绩十分亮眼。在29日结束的2018衡马赛场,全程男子组前三名的成绩均在2小时10分以内,2小时08分51秒的冠军成绩比此前结束的北京马拉松全程男子组冠军高出近4分钟,这也创造了历届衡马赛事的最好成绩。
除了成绩向金标赛事靠拢,组委会在赛事组织和服务上也日益精进。为了给选手提供更为优美的赛道环境,衡水市对马拉松广场、东湖大道等11个重要赛道节点进行了绿植造型和运动雕塑小品等景观设计。并对赛道起终点、全程半程折返点等6个重点路段约2万平米路面进行了彩色美化,使赛道及周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赛事服务上,组委会今年招募了2000名志愿者,比去年增加400名,包括一批英文交流能力较强的志愿者,为外籍选手提供咨询、引导服务。此外,组委会还在赛道重要节点新增10个“音乐加油站”用音乐为跑者加油呐喊,给赛事营造更为浓烈的氛围。
提升城市品质,衡马坚持绿色理念
从2012到2018,创立之初就以“生态、绿色、环保”为办赛理念的衡马,7年来始终坚持“美丽衡水湖,绿色马拉松”的办赛主题,并将环保概念深入到赛事之中。
为使赛事绿色、环保主题更加突出,2018衡马组委会设计了一系列公益活动,通过举办“让爱飞翔”护鸟公益活动、开展“美丽衡湖”绿色环保志愿活动等形式,将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绿色发展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赛场之外,“绿色发展”同样是衡水市坚持不懈的追求。据了解,为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衡水湖湖区环境,2017年衡水市用时8个月建成占地1300多亩的园博园,在衡水湖周边建设了14个林业园区、1.2万亩生态观光园和万亩森林公园,实施了衡水湖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
“我们计划,到‘十三五’末,初步实现湖区水面100平方公里、环湖造林100平方公里,将衡水打造成国内少有的湖在城中、湖城相连的城市。”衡水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告诉记者。
当好城市名片,衡马更具国际范儿
办赛之初,衡水市就立志将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打造成城市名片,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衡水这一文化名城的风貌。
刚刚结束的2018衡马,采用了河北卫视直播+网络直播+国际录播的国际化传播模式。超过20家国内网络媒体为衡马搭建了网络传播平台,组委会还专门在上海搭建了直播间,为赛事网络直播制作信号保驾护航。
本次衡马还首次开启“实况录播+国际传播”模式,录播信号走出国门,将一场来自中国华北平原的马拉松赛传递到世界各地。
通过国际化的传播,国内外1万8千多名选手的矫健身影和衡水湖的美丽风光一一呈现在转播镜头前:挑战自我的跑者、波澜广阔的水域、林地覆盖的湖岛、绿意盎然的草甸……观众通过画面可以感受人与自然在一场马拉松中的和谐交融。
促进城市发展,衡马要做多面手
自2012年创办以来,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给当地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我国第二、华北平原第一的大型自然生态保护湿地,衡水湖是集原生态与绿色环保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但在衡马举办之前,受制于宣传力度不够,衡水湖景区的市场认可度并不高。衡马的成功举办,让衡水湖风景区这几年的曝光率激增,品牌知名度得到快速提升。
同时,为了迎接衡马的顺利召开,衡水市政府多年来不断完善衡水湖景区配套设施,夯实衡水市基础建设,让“出了名”的衡水湖能更好迎接慕名而来的游客。这些举措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连续7年成功举办,5次蝉联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的衡马,也带动了当地全民健身的开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受衡马赛事成功举办的影响,当地参加马拉松运动的人口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衡水人也养成了运动健身习惯。
“衡马对促进衡水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带动全民健身普及都有着积极意义。”吕志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