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松土、灌溉,南洲武术“老枝发新芽”
2018-07-12 08:48:33 来源:体坛报

  南洲村是一个有名的古村落。据史籍记载,新昌建县在公元908年,南洲有村却在公元147年光景。

  新昌是浙江武术之乡,而作为强身健体、抵御外敌的一种工具,武术早就在南洲村扎根,并且经历了繁华与没落。

  新的时代,经过新老传人的一番耕作,南洲村传统的武术扩大了“外延”,孕育出了新的生机——

  地理坐标:

  新昌县小将镇南洲村

  体育语录:

  传统武术再焕生机,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结出了新的硕果。

  上至六七十下到六七岁,这个村子人人都是“武林高手”

  慎德堂,南洲叠罗汉艺术团所在地,记者走进大门时,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热闹的武术表演。喧闹的锣鼓声中,4名小伙子扮成一红一黄两只狮子,时而互相追逐,时而抱在一起,憨态可掬,逗得场下村民哈哈大笑。舞狮表演后,两位老师傅走上台,一个使棍,一个打拳,一招一式,孔武有力。

  下场后,丁春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35度高温下打完一套拳,64岁的他并没有累得气喘吁吁。丁春光是一名乡村教师,主教初中物理和数学,他从17岁开始接触武术,退休以后,练武更是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最主要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武术在南洲村是祖传的‘手艺’。”丁春光说,父亲丁伯诚活到92岁,70多岁时还能打拳。

  这边厢,老师傅们撑起一台戏,那边厢的“燕翼堂”则是小鬼当家。南洲罗汉第16代传人胡炎彬指挥着他的“小兵”们站好各自的位置,练起不同的功夫,有的下腰,有的劈叉,有的打长拳,还有的,附到他的身上叠起了三层“罗汉”。

  村民潘瑜的两个女儿师从胡炎彬练武,大女儿王栩锘10岁,小女儿王依诺才不到6周岁。“小的(小女儿)从小就比较好动,她爸爸、爷爷都练拳,打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软磨硬泡之下,潘瑜把孩子送来习武,在妹妹的带动下,姐姐也跟着来了。“依诺真是打心底里喜欢练武,前几天发烧40度,都没断过练习,而且学得也挺快,练了2个月,跟半年的学员比,成绩差不多。”潘瑜说着,脸上露出一种自豪,她说,自己和丈夫都支持女儿们练武,一是可以强身健体,二是作为南洲村的一分子,也应该把这种传统传承下去。

  与很多“空巢村”不同,走在村街上能够见到不少年轻人。记者了解到,现在光是跟着胡炎彬练习武术的孩子,就有80多个。如丁春光所说,村子里有练武的风气,孩子们看看也能懂,以前只传男不传女,现在,“女孩子更要学”。

  一番闯荡之后他回到家乡,让传统武术焕发生机

  新昌建县于公元908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南洲村位于新昌东部山区,素有“先有南洲丁氏,后有新昌县城”之说。

  新昌武术协会主席张涌良介绍,叠罗汉是南洲村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这是当地人很好的一种休闲活动”。一直以来,民间尚武之风盛行。鼎盛之时,几乎家家户户设立拳坛,习武修德,村民大多能舞枪弄棒。“县志记载,村民们用武术抗击倭寇,倭寇来了,用武术把他们赶出去,保家卫国,现在练武主要是强身健体。”

  张涌良说,现在,南洲村教武术的方式也改变了,不仅打破了男女的限制,以前认为“不好的人”不能教,如今“不好的人”也要教。“练了之后,他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武术也是一种教育。”

  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南洲武术曾经有过一段没落时期。胡炎彬说,那段时间大家把心思放在农活上,很少练武,但是他的师父,也就是叠罗汉第15代传人却一直想把武术传承下去,便到处跑龙套演戏,“有经济基础了,才可能传下去”。

  如今,胡炎彬接过了师父的“枪”。他从小习武,就在田间地头练习,“就在泥土里翻跟头”。长大后,他去北京当过2年文艺兵,去剧组跑龙套演戏,还在工厂里上过3年班。后来,他有了儿子,身体也不太舒服,就决心把武术重新“拾起来”。“正好《少林寺传奇》在新昌拍摄,我想培养更多的小罗汉去拍电影,完成我的明星梦。”

  2010年,胡炎彬回到新昌开起了武馆,就叫新昌县武术队,如今有学员200多人,教授竞技套路、传统套路、空翻等项目。同时,他还承担起武术进校园的责任,普及的学生超过3000人。同时,他还有一份浓浓的乡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只要有时间,他就回来教村里的孩子练武,没时间,就让武馆的其他教练来教。

  武术不是花拳绣腿传统文化也能带来经济效益

  南洲村属于“偏僻山区”,距离县城35公里。改革开放以后,村里通起了公路,高档花木得以走出大山,为村民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通过这条纽带连接起来的,还有南洲村的传统文化与外地游客。

  2013年,村里办起了罗汉节,从村民之间的“小打小闹”,到如今已经名声在外。2016年,南洲村被评为浙江省民俗文化旅游村,凭借的也是叠罗汉。这几年,每年都有5000多人次来到南洲村旅游、看武术表演,顺带着把花木、西瓜等农产品也都卖了出去,年经济效益达到1000余万元。“我们既要把罗汉文化传承下去,又要让村民们富起来。”村党支部书记石林波说。

  乘着这个“东风”,胡炎彬也回到村里开启了“罗汉民居”,来这里可以吃到罗汉菜,每一个房间里都挂着南洲武术的介绍画。在他的带动下,南洲村已经有了五六家特色民居,都是以武术作为主题。

  传统的武术再度焕发生机,不仅拓宽了村民们的致富道路,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以前,大家吃完晚饭往往聚在一起打牌,矛盾时有发生。现在,大家都是“练家子”,一早一晚都要活动一下筋骨,见面也要互相切磋一番。“哪个动作好,哪个动作不对,天长日久,大家的关系都融洽。”胡炎彬说。

  现在正值暑假,作为南洲武术“带头人”的胡炎彬正忙着搞夏令营。“7月18日至30日举行非遗夏令营,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我们已经跟浙江水利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结对,还有外国人来参加。”对于未来,胡炎彬有着更大的“野心”:“以前很简单,就想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现在赶上好时候了,我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仅是新昌县周围,还有全省、全国的人都到我们这里旅游,把我们的武术、特产这些好东西带出去。”

  延生阅读

  南洲罗汉,又名叠罗汉,史传于明正德三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罗汉分为大罗汉和小罗汉,由大小罗汉组合表演。大罗汉18-25岁,小罗汉8-15岁。叠罗汉表演配以锣鼓梅花,在“骑马调”乐曲中热闹进行,分“走、武、翻、叠”四大部分。

标签:武术;罗汉;练武;叠罗汉;古村落;史籍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