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奋力夺金:知识产权与体育”成为今年的主题。这无疑向外界传播了一个重要的信号——体育领域同样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其中包含了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权益保护、体育器材用品专利保护等诸多方面。
“终于批下来了,拿到这项发明专利真不容易……”浙江一苇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舒旭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来由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的电动冲浪板某项核心技术终于通过了发明专利验收,这让她对自己的产品在面对市场考验时有了更多底气。
我省是体育产业大省,这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知识产权则是众多体育制造企业生存的命脉。浙江奇胜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笼式足球场和智能健身路径在业内都享有不错的口碑,总经理陆立青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拥有一项笼式足球场的发明专利和数十项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智能健身路径的专利正在积极申报中。”专利的取得让产品在外观、质量上都得到了保证,从而也让企业在同行的竞争中先拔头筹。
不过,尽管有专利“傍身”,但依然有问题困扰着像陆立青一样的经营者——仿制、盗版依旧是“高发现象”。这不仅打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打击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在一些新兴运动项目上,还存在生产标准不完善或是现有标准无法到达竞赛水平的问题,这也限制了企业在取得专利后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在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杨明看来,目前全社会对体育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未达到与“文学艺术作品拥有版权”“高新技术产品拥有产权”一样的认知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来说是命脉,对于竞赛表演等诸多体育细分领域而言同样是一张“护身符”。该如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杨明认为,这需要企业、消费者、政府部门三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企业方,要提升维权意识,一些赛事的标志、形象要及时进行注册,不要让“和气生财”成为盗版商的遮羞布。其次作为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尊重知识产权是最好的方式。政府部门则要做好相关法规制定和政策引领扶持。省体育局体育经济处处长姜建成透露,目前体育部门已经开始行动,正积极制定相关体育器材用品和竞赛场地的标准供企业参考,并计划在今年联合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开展沙龙、讲座为体育企业提供培训,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此外,他强调,竞赛表演产业方兴未艾,我省许多赛事的知识产权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在打造“赛事IP”的能力和经验上仍需提升。
编后
随着历史的变迁,体育精神也在感应时代的召唤,迸发知识产权的光芒。如何研发新技术、新材料、新训练方式和新设备来提高成绩,如何妥善使用转播技术、运营转播权利来让更多人共享体育之美,如何以品牌的力量让体育赛事和体育产业获得更多收益……知识产权和体育的关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同时,这也对如何更好处理知识产权和体育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感受体育和知识产权共有的创造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