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专题 > 专题稿件库  
杭州亚运会会徽是如何诞生的?全程揭秘幕后故事
2018-08-08 04:00:00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刘学会 徐小川 摄影 王川 沈达

  会徽发布仪式

  2018年8月6日20时,浙江省杭州市。

  这是一个令人期待已久的时刻——来自亚奥理事会、国家体育总局和浙江省、杭州市的领导、嘉宾启动会徽发布装置,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揭开面纱,惊艳亮相。

  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为杭州亚运会会徽的发布专门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说: 2022年杭州亚运会会徽富有活力与动感,涵括了杭州的城市人文特质。相信到2022年亚运会举办之时,会徽在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已深入人心,被人们所熟知。他表示,相信2022年杭州将为亚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继续增光添彩。成功将再次属于中国,再次属于亚奥理事会最重要的运动会——亚运会。

  钱江潮起,奔竞不息。历时7个月,杭州亚运会会徽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记者寻访了众多参与者,为你揭秘亚运会会徽诞生背后的故事。

  会徽启动仪式

  75天——从1件到4263件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6日,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召开的亚奥理事会第34届代表大会上,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宣布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主办权。杭州成为继北京和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会徽是亚运会重要的视觉形象标志,也是展示杭州亚运会理念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1月29日起,杭州亚组委向海内外发出了征集杭州亚运会会徽设计方案的邀请。

  初春的杭州,由亚运会会徽设计征集而引发的关注热潮随处可见。“会徽征集活动得到了高等院校、中小学、专业设计机构和设计爱好者、热心市民等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注、积极参与,其中不乏曾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平面设计大奖的著名设计师投身其中。”亚组委宣传部刘学会说。

  3月21日是亚运会会徽设计方案征集集中收件首日,浙江传媒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大二学生翁千惠搭乘最早的高铁,从嘉兴桐乡赶来杭州,成为会徽征集现场第一名应征者。“设计亚运会会徽对我来说一个挑战,我准备了3套方案,希望能为杭州亚运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会徽首日现场收件

  拿起画笔的不仅有专业人士,还有广大中小学生。杭州长江实验小学500余名小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成为了亚运会会徽“小小设计师”。四年级学生沈诗雯说,亚运会是国际性赛事,作为杭州人她很骄傲。“希望通过会徽设计,让大小朋友了解亚运、了解杭州。”

  滴水成河,聚沙成塔。4月14日,会徽征集所有应征作品编号完成。历时62天的征集,亚组委共收到应征作品4263件。

  4263件是什么概念?在工作人员的记忆里,它是一幅幅具象化的生动场景:牛皮纸袋包裹的一件件设计方案,垒了80多个箱子,堆满了3个办公室,12个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统计了一个星期,才完成了会徽征集汇总工作。

  据统计,应征作品来自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和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其中高等院校师生和专业设计机构人员的设计方案约占总数的77%,整体表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

  会徽初评现场  

  107天——从4263件到1件

  会徽发布之际,在亚组委参与会徽征集评审工作的工作人员心里,有一幕画面始终挥之不去:偌大的杭州市体育馆中,280多张会议桌整齐排开,4263件应征作品按照横竖不同,整齐码放在桌上,等待评审专家“慧眼识珠”。

  好马还需伯乐识。亚组委组建了由15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包含来自艺术、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体育部门和著名运动员代表等。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振濂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宋建明担任常务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担任副主席。

  4月18日,会徽征集工作结束不久,评审委员会按照会徽评审程序和规则进行了首轮筛选。

  首轮筛选又被称为“海选”。每件作品上都没有显示应征者的姓名、单位,呈现的只有作品本身和编号。

  “海选”中,15位评委从4263件作品中精心挑出了296件。“初选的原则是不遗漏任何一件好的作品,而不是拿掉不合格的作品。”评审委员会主席陈振濂说。

  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宋建明说,入围的应征作品基本上具有五大特点:“首先是具有国际范,适合用于国际体育赛事;其次是具有中国气象,体现主办国价值观;第三是呈现杭州地方特色;第四是作品创新,具有前瞻性和原创力;第五是作品适应新技术发展,具有较高的动态和延展性,便于未来传播。”

  会徽评审现场

  在公证机构、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296件应征作品进入复评。4月18日晚,通过多轮基于充分交流研讨以后的“贴票票决”形式,15位评委挑灯夜战,逐轮评选出了92、48、13、10件作品。

  入围的10件作品都有各自的涵义和优势。4月19日上午,评委会在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评议论证的基础上,决出了4件优胜作品。

  专家评审暂告一段落后,亚组委随即启动了会徽查重、著作权登记保护工作。4月下旬,亚组委委托杭州市版权保护管理中心,向国家版权局提交10件入围作品的著作权登记保护申请,并基于商标数据库开展对前10件作品的查重工作。

  5月7日-17日,亚组委组织前4件作品的作者,按照评审委员会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和扩展应用设计;5月21日,亚组委召开专题会议,根据新一轮修改情况,研究确定了其中2件作品为重点深化修改的候选方案。

  会徽评审委员会向亚组委机关党组汇报评审工作

  亚组委综合考虑专业水准、师资力量、设计经验等因素,选定中国美术学院与浙江工业大学两所在杭高校,组建专家修改组,和原作者一起,对两件会徽候选方案进行深化修改。6月11日,亚组委副秘书长、副市长陈国妹到两校了解工作进展,查看深化修改成果,并与专家修改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美术学院负责修改的作品,由袁由敏原创设计。“美院组建了4个深化修改小组,汇聚了美院‘最强大脑’,每个小组形成7、8套方案,连续3周修改推进。”宋建明说。

  改什么?袁由敏回忆,修改的初衷还是要确保方案保持原有的创意和生命力,大家更多是从技术细节提出修改意见。比如形态、主题概念、颜色、字体等。

  亚组委副秘书长、副市长陈国妹与会徽深化修改小组深入交流修改方案

  在众多行家里手的集思广益下,经过持续高强度、高水准的专业修改,6月15日,深化修改工作如期完成。亚组委机关党组、浙江省体育局先后听取会徽候选方案的汇报,对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专家组深化修改的两件方案进行了认真审慎的研究。

  在此过程中,由袁由敏原创设计、中国美术学院深化修改的方案以其内涵解读的丰富性以及在延展应用等方面的效果,优先得到认可和推荐。6月28日,亚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立毅主持召开亚组委秘书长办公会议,原则同意将该会徽设计方案作为建议方案,将浙江工业大学深化修改的方案作为备用方案予以上报。

  亚奥理事会听取会徽设计方案汇报

  根据会徽报批程序,亚组委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等总局领导,亚组委主席、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亚组委副主席、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亚组委副主席、副省长成岳冲等浙江省市领导先后审阅同意了会徽建议方案的报批工作。会徽设计方案名称确定为“潮涌”。

  亚组委通过清华大学利用自主开发的图标相似性检索技术和系统,在完全网络隔离状态下,对全球范围内可能的图标进行相似性比对。查重比对结果显示,深化修改后的两个会徽候选方案原创性较强,未发现近似值较高的图标存在。

  亚奥理事会正式认可杭州亚运会会徽

  亚组委专门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召开会徽设计方案的评议会,大家普遍认为:“潮涌”的时代气息、人文气质和原创性强,有视觉冲击力,符合体育精神和杭州城市气质,在延展应用方面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且整体设计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

  7月30日,在经亚组委专人送达亚奥理事会总部并获正式认可后,“潮涌”成为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正式设计方案。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

  体育精神——时代精神

  会徽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会徽图形中的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运动和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浙江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质,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也象征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标签:会徽;亚运会会徽;杭州;作品;修改;设计 编辑:成竞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