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杭州、温州、嘉兴、丽水、衢州的冠军也将揭晓。届时,第一阶段的“浙BA”联赛告一段落。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总有一些瞬间,让热血赛场漾开一片温情的涟漪。
“浙BA”的赛场,输赢之外,拼搏是平凡人的高光。
“最后的33秒,真的打了1个世纪那么长!”7月12日,普陀体育馆内,“普陀龙女”VS“定海敖光”之战正式打响。对定海来说,这是一场苦战。普陀队总教练李建朋——这位特地从宁波赶来、带球队打过全国赛事的大教练,在下半场的时候,忍不住站在了球场边,连续多次喊暂停。最后3秒,随着普陀队拿下了罚球1分,比分到了57∶55,最后2秒,定海队员依旧没有放弃。
“浙BA”宁波赛区决赛被称作本次“浙BA”最神奇的进球,余姚队70∶64战胜奉化队,成功出线。虽然奉化队没有最终获得胜利,但99号邬鑫增在第三节最后1.2秒,从自家三分线位置出手投进超远三分球,压哨命中,全场沸腾。义乌队对战永康队期间,出现金华赛区首个加时赛,比分一度出现反超、追平、又反超,两支队伍拼至最后一秒。而在衢州古城赛区,开化队主场迎战江山队,双方鏖战至最后一刻,尽管开化队以59∶88失利,但队员们拼搏至终场哨响,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
这声浪是对永不言弃、奋战到底精神最热烈的致敬。
“浙BA”的赛场,输赢之外,热爱是最直接的表达。
绍兴赛区最后一轮比赛,上虞区代表队赴客场与诸暨队展开激烈角逐,眼看上虞队艰难追分,直播平台留言区“寻找3号”的呼唤开始刷屏。但3号秦愉航刚因第三节比赛时腰部受伤、剧痛难忍被迫离场。拼搏和疼痛流下的汗水湿了一地。本场之前,秦愉航以105分的得分、17次助攻高居“浙BA”球员得分榜和助攻榜第二。遗憾、不甘,秦愉航说:“我太想为上虞赢下这一场,太想为家乡长塘争光了。我们明年再战!”
嘉兴队长李军,即便工作重心远在江苏,每周雷打不动驱车180公里,只为奔赴嘉善的篮球之约。除了“浙BA”,他三次参加嘉兴的“村BA”了,并且拿了三次总决赛冠军。平阳队水果店主陈忠义,经常晚上要去外地送货,但因为“浙BA”,每次驱车150多公里赶来随队训练,风雨无阻。
场上球员的拼搏值得尊敬,场下球迷的呐喊同样配得上掌声。球票场场秒光,便是热情最直观的证明。湖州赛区有球迷笑言:“真正‘防住’球迷的,是体育馆有限的座位。”
“浙BA”的赛场,输赢之外,传承是鲜活的草根底色。
台州赛区队员中,徐梓凯、王涛和赵健豪是天台实验中学的三代校友。从2006年毕业的“老大哥”王涛,到2020年毕业的“小师弟”赵健豪,再到正处于巅峰期的徐梓凯——跨越近二十年,不同年龄段的实验篮球人,因为“浙BA”,让他们在赛场上重新诠释几代人的篮球梦想。
在杭州东部赛区焦点战,上城队对阵萧山队的比赛中,萧山队18岁小将赵哲轩狂砍40分战胜上城队,而对手阵中的35号正是他的高中教练于双凯。因为球场上位置不同,这对师徒在比赛中直接交锋的次数不多。场下,于双凯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赛后师徒拥抱,赵哲轩哽咽:“高一的时候我水平比较低,是他不断‘抓’我,才让我有这样的进步。”
二十多年前,在丽水云和新华街上,“70后”球员练温伟总能用他标志性的三分绝技点燃全场。场边,儿子练张钦望着那道完美弧线看得痴迷,一颗热爱篮球的种子从此扎根在他年幼的心里。二十多年后,7月18日云和队主场对战松阳队,练张钦以场上核心的优异表现,再次拿下全场最高34分……他的表现不仅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展现了“最有价值球员”的硬核实力。
在之江大地,这样的叙事从未缺席。
钱塘江的弄潮儿,有无数创业者在失败中摸索;乡村振兴的图景中,有驻村书记在田埂上留下的足迹;科技创新的浪潮里,有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熬过的无数深夜。他们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巨人”,却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韧劲,托举起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
胜负是赛场的规则,却不是人生的标尺。“浙BA”的意义,正在于它让每个参与者明白:奋斗本身就是一种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