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遂宁市船山区圣莲岛的观音湖水域近期被精心打造为高规格的“水上科技竞技场”,5月20日,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比赛航海模型仿真航行项目(F4-A*3)预赛在此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展高超技艺,操控着各种模型在水上驰骋,展现出水上的速度与激情。
为了让更多的人群能够参与到模型项目的竞赛中来,本次比赛在项目设置上积极创新,设计了航海模型耐久、航海模型动力艇、航海模型遥控帆船、航海模型仿真航行、车辆模型团体、海陆模型足球6个团体项目作为竞赛项目。
比赛考验选手的动手能力、策略思维和临场反应,由23名选手组成的浙江代表队,他们年龄横跨12岁至50岁,涵盖专业运动员、学生、教师等多元职业背景。凭借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从27支劲旅中脱颖而出,成功锁定全国12强决赛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队在阵容构建中大胆启用青少年选手担纲主力,通过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专业运动员形成“老带新”战术组合,既满足竞赛要求又实现技术互补。这种突破常规的组队模式,在预赛阶段经受了与多支冠军队伍较量的考验。其中,我省运动员王品超最终获得航海模型仿真航行项目三人团体赛(F4-A*3)亚军。
1998年出生于温州市鹿城区的王品超,9岁开始接触航模运动,多年“赛龄”的他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和竞赛技巧。作为国内最高规格的群众航海模型赛事,本届预赛集结了包括7位世界冠军、15位全国冠军在内的顶尖选手。王品超表示,“在长达八天的激烈角逐中,我们先后完成静态外观完整度、动态航行精度、团队配合度等角度,尤其在逆风航行与比赛时遇到紧急故障的处理能力上表现亮眼。12支晋级队伍有3支队伍跑出了单轮成绩300分满分的成绩,印证了竞赛的空前激烈程度。”
“教练引入虚拟现实抗压训练,模拟决赛现场5位裁判制裁的环境;战术则通过大数据分析主要对手的航行轨迹特征。我们既要发挥青少年选手反应敏捷的优势,也要用好成年队员的大赛经验,在决赛中呈现更成熟的团队协作。”王品超说。
延伸阅读
1959年,在第一届全运会中,共设有36个比赛项目及6个表演项目,其中包括了无线电收发报、航海多项、航海模型、滑翔、飞机跳伞、伞塔跳伞、航空模型等项目。此后,航模运动一直作为全运会的设项广受人们的关注。
第八届全运会起,项目逐渐和奥运接轨,航模项目暂别全运会。
直到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始增设包括航空航海模型运动作为群众体育运动,航海模型回归群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