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体育即时报  
足球青训“走出去”战略要趁早?未必!
专业人士:短期夏令营模式比长期“海外镀金”更靠谱
2017-12-07 06:48:32 来源:体坛报 记者 薛原

  本周末即将进行的东亚杯足球锦标赛,6名U22球员入选里皮的国家队名单,其中包括韦世豪在内的多位球员,在少年时期均有“海外镀金”的经历,再加上因伤无缘本次国家队大名单的浙江小将“海归派代表”张玉宁,足球青训留洋是否要“趁早”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大讨论。昨日,记者联系了省内多家足球青训机构,与多位教练、家长等就这个话题进行探讨。在他们看来,青少年球员“海外镀金”未必是个好选择。

  台州鸵鸟是省内较早开展足球青训的俱乐部之一,主要针对4岁至15岁孩子的足球培训。对于“海外镀金”问题,董事长黄君华觉得相比“走出去”,“引进来”更重要。“我们不能全盘照搬,毕竟国家队层面不能与足球普及相提并论,更不能把所有人都当张玉宁来培养。”黄君华认为,练足球的小孩,“短期夏令营”模式更实际:“如果把孩子从小长期‘扔’到国外,先不谈足球水平是否能提高,其他方面更是问题多多。语言沟通、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可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黄君华提到,前段时间比利时足协的青训总监来鸵鸟俱乐部考察、交流,两位资深外教给鸵鸟俱乐部的孩子们上了18天的足球训练课,早、中、晚,三个时段都有不同课程的安排。“他们对目前国内的青训评价也不低。”黄君华认为,学习国外优秀经验当然刻不容缓,但对于我们自己的青训也不能妄自菲薄:“从足球青训理念来讲,国内已经逐渐与欧洲接轨,无论是模式、思维、方法,都非常先进,‘快乐足球’、‘素质教育’的想法非常相近。当然,毕竟别人的现代足球历史更久远,足球文化传统更深厚,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时间来沉淀,不能拔苗助长,只要整体足球环境搞好了,好苗子脱颖而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台州鸵鸟杭州分部的足球教练刘诗辉,经常带着鸵鸟少年队经常去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进行足球交流,也参加全国性赛事:“像9岁的邹雨泽和王喆,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在鸵鸟接受足球‘早教’,如今入选了杭州市队。他们也并没有长期海外镀金,但不比一些长期留洋的孩子差,至少他们是快乐的。” 刘诗辉说,很多小孩儿一看档案挺洋气,不是在法国长期待过就是在荷兰多年历练,真正打了几场就发现达不到预期水平:“比如一个从小送到欧洲的孩子,国家少年队也入选过,实际上在那里跟第四级联赛球队训练,生活本身就不适应,关键是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未必就有多好。”

  另一位长期致力于足球青训的业内人士——杭州仕海足球俱乐部负责人宋新中也认为,像张玉宁这样的培养方式推广度不大:“我们完善自己的青训才是关键,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仕海广泛吸收国外经验,夯实梯队建设,在U8和U10梯队的基础上,正在建设U7和U6梯队。宋新中提到,短期海外训练模式可行:“比如进行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欧洲集训,踢几十场与欧洲当地的高水平比赛,能让缺少实战经验的国内小球员,受益匪浅。但说到常规青训,我认为国内,不会与国外差别太大。”

  同时,家长们对于将孩子从小送到海外“镀金”也颇有顾虑。仕海足球的小队员唐军浩不仅球技高,多次在上城区比赛中惊艳全场,而且品学兼优。唐军浩的妈妈认为,自己的小孩不应该放弃学业,去欧洲长期足球训练:“在国内,有多重选择,不能成为职业球员,至少可以上大学,但如果离开中文环境去欧洲,那么就只有成为职业球员一条‘独木桥’,太冒险了。”邹雨泽的父亲则认为,如果从小在国外长期进行足球训练,并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短期夏令营模式可以接受,但如果长期在国外,就有点孤注一掷了,毕竟能踢上职业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事实上,在调查中,许多家长的诉求类似:以足球为切入点,打基础、培养孩子兴趣、开拓视野、丰富经历,至于职业发展方面,则并非急功近利地去刻意追求。

标签:青训;足球;国足;欧洲;海外;张玉宁;训练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