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中国最大规模的体育产业会展之一,第13届斯迈夫全球体育产业大会暨国际体育消费展在浙江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上百个国际体育组织,与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体育主管部门以及全国体育产业的从业者们与会。
2010年到2016年间,中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从2220亿元增长到6475亿,年均增长率接近20%,照此趋势,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
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原中国奥委会副主席王钧表示:“体育产业将在国家消费升级这个大背景、大机遇面前,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升级版的体育消费内容和消费产品,致力于成为品质消费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
“我们非常看好中国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希望能一起探讨如何把我们之前在本国成熟的理念和商业模式在中国落地,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并分享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成果。”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Ms. Brigitte Robinson-Seyrlehner说。
运动员是特殊人才
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当天,由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主办,体银商学院承办,浙江省体育基金会协办的“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中国运动员就业创业论坛”顺利召开。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彭晓表示:“运动员是不可替代的特殊人才群体,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国有52000多人次获得各类保障,发放补助金2.3亿多元。
奥运冠军陈一冰作为运动员转型创业人才的典型,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说,“创业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事,风险很大”,但运动员最可贵的是在于有很强的意志力,希望有更多的运动员成为创业同事,也呼吁政策上能多支持运动员的创业转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