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体育即时报  
棋,国之瑰宝,有责任让其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8-05-08 08:11:48 来源:体坛报 记者 崔义刚

  为了让棋类运动更加普及,40多名一线工作人员忙碌着比赛、培训等琐碎的工作;为了获得一本珍贵的棋谱,研究员深入基层,和70岁的老人促膝长谈;未来,他们要让棋类运动继续走进校园,让10万学生学会下棋……昨天,记者走进位于杭州天元大厦的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探究获“五一劳动奖状”背后的故事。

  开放两馆

  让棋类运动走进百姓生活中

  刚进入天元大厦的大门,浓厚的氛围就把参观者带入了棋的世界——大厅里摆放着各种围棋活动的照片,旁边还有围棋博物馆以及图书馆。“博物馆通过图片、文字、藏品介绍了中国围棋的发展历程,图书馆是与杭州市图书馆合作的特种书分馆,藏书两万多册,一半以上是棋类书籍。”棋院办公室副主任莫利文介绍,“两馆”以及4楼的琴棋书画馆都是免费开放,供市民参观学习,经常有老年人来这里下棋。

  每年,棋院都要举办公益性质的培训班,报名都十分火爆。“去年共举办了三期班,围棋、象棋、国际象棋都有,每期都有300多人报名。”莫利文说,今年,棋院还计划开设老年班。

  能够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副院长杭天鹏觉得,这与棋院在普及棋类运动方面的努力不无关系。不过,他谦虚道:“奖项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这跟社会环境有关系,琴棋书画是历史文化瑰宝,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要努力传承下去。”

  编纂书籍

  让棋类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除了给周边市民提供方便,棋院还致力于棋类运动进校园。“现在共建学校有200多所,我们帮助学校开展棋类活动,现在不管是小孩子还是家长,学棋的热情都很高。”杭天鹏告诉记者。

  不只是把目光聚焦于棋类运动的普及,为了让棋类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3年前,中国棋院杭州分院还成立了专门的处室,负责编纂图书。“团队只有3个人,刚开始难度挺大的,从无到有,到现在初具规模,他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莫利文说。围棋的古谱往往散落于各地,团队成员要到不同的地方跟图书馆、个人打交道。“有的人‘不买账’,我们需要反复沟通,跑了很多次。”

  为了获得一本珍稀的古谱,他们曾在苏州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给一位70岁的老人“做工作”,与老人聊天,为老人解释《围棋文献集成》出炉会为围棋界带来的改变,该老人最终被他们的真诚打动,奉献出自己珍藏了多年的棋谱。

  3年来,团队沟通协调全国各地的专家,共编成《围棋文献集成》22册。杭天鹏说,棋院致力于文化研究,是想给棋界做点贡献:“让棋类运动的历史和文化能够传承下去。”

  继续奋斗

  获奖既是压力更是一种动力

  其实,不只是编书高效,偌大的一个棋院,除了50名运动员之外,一线的工作人员只有40余人,分为4个科室,负责比赛、培训、棋博会以及日常的行政工作。这90多人的团队,去年创造了不菲的成绩。

  竞技方面,杭州队获得了2017年围甲第3名,象棋和国际象棋也都排在前6。连笑拿到全国双赛冠军,王天一获得了世界象棋锦标赛团体和个人的金牌。而苦心孤诣的《围棋文献集成》则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这一出版界的最高荣誉。

  未来几年,棋院工作的重头戏是备战亚运会。“亚组委把棋类比赛的承办权交给了我们棋院,任务比较重,我们要努力保障亚运会棋类比赛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杭州多贡献金牌,我们的目标是保三争五。”除了提高竞技成绩之外,杭天鹏说,棋院还要继续推动棋类运动进校园。“希望进校园活动能让更多学生学习围棋、象棋、国际象棋,争取到2022年时,共建学校能达到300所,学棋的学生达到10万以上,让更多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喜欢下棋。”

标签:棋类;围棋;老人;棋谱;图书馆;国际象棋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