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体育即时报  
群山认证策划怀旧线路 最深的桥墩,江面之下还有51米
2018-10-09 00:18:04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王琼 李颖 通讯员 叶琛欣 王萍琴

  上图:关于钱塘江大桥的历史,钟光明如数家珍。

  下图:先来8公里徒步。

  浙江在线10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琼 李颖 通讯员 叶琛欣 王萍琴)杭州人口中的一桥,有着“桥坚强”之称的钱塘江大桥,国庆节前刚刚度过了它81岁的生日。

  由钱江晚报杭州动动帮策划主办,杭州市登山运动协会协办的2018群山认证秋季版活动第一站,就安排了一条特别的“怀旧线路”——从赤山埠出发,走过8公里的山路,从最幽静的西湖边,来到钱塘江大桥纪念馆。一共100个名额,一上架在浙江24小时APP上早早被一抢而空。活动现场更是来了不少“空降兵”,一起加入登山的队伍。

  活动压轴登场的,是和钱塘江大桥打了近20年交道的纪念馆前文史科长钟光明,他作为这一站的特邀讲解,足足讲了一个半小时,给大家揭开钱塘江大桥的前世今生。

  研究钱塘江大桥历史近20年

  讲了一个半小时的老故事

  上午十点半,登山大部队陆续到达了这次路线的终点——钱塘江大桥纪念馆。钟光明早早来到了现场,穿着黑色短袖衫,米色休闲裤,站姿挺拔,很多慕名来听讲的小伙伴都表示,“根本想不到钟老师已经退休了”。

  “今年是我退休六周年了,也是六年以来第一次有机会在纪念馆里从头到尾给大家讲钱塘江大桥的故事。”钟光明说。

  纪念馆里的照片和文字,对钟光明来说特别亲切,因为这里头大部分都是钟光明从各地的档案馆,以及各种文献资料里搜集来的。钟光明介绍说,1998年筹建钱塘江大桥纪念馆,他被指派专门负责文史工作,一研究就是近20年,他也从对钱塘江大桥历史了解不多,对档案学、图书馆学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钱塘江大桥通”。钱塘江大桥的故事就好像刻在他的心头,所以,一个半小时的讲解,钟光明没有准备讲稿,甚至一张纸都没带,但他从纪念馆进门的钱塘江大桥概况,一路仔细介绍到纪念馆出口,从大桥结构、建造方法,到竞标策略、抗战时的特殊用途,还有桥梁设计者本身的故事……

  钟光明说到了当年茅以升竞标钱塘江大桥的小故事,“当时方案有很多套,美国人设计的方案需要758万银元,而茅以升设计的方案只需要540万银元。民国时期的一块银元什么概念?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块银元可以买8斤猪肉,相当于2个人在不喝酒的情况下,就能吃得很好了。”所以,茅以升当年的方案省下来的钱都能买1744万斤猪肉了,现场不少人直接就张大了嘴巴。

  钟光明说,钱塘江大桥被网友称为“桥坚强”,但其实建桥时期碰到的困难很多,茅以升和他的团队处理解决了80多个难题。他举了一个桥墩的例子,钱塘江大桥一共15座正桥桥墩(不包括引桥部分),“我们现在看到的桥墩,只有江面上的10米,其实最深的那座,江面之下还有足足51米,这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

  喜欢文史的带着老照片来求教

  有家长听得比孩子还入迷

  一个半小时的讲解时间,钟光明身边围满了“听课”的人,不少人当场就成了钟老师的粉丝,有人感慨:“以前只知道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造的,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故事。”

  “我看到终点还有钱塘江大桥的讲解就直接报名了,特地带着孩子一起来,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平时自己来看是了解不全的。”天水小学五年级的迟含章,跟着妈妈一起来爬山听讲解,“今天听下来,钟老师讲得很详细,像讲故事一样,不仅仅是孩子,我都听入迷了。爬山结束还可以带着孩子学习杭州的历史,太有意义了!”

  在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的程晔,大学学的就是土木工程,也研究过钱塘江大桥的结构,她说:“我们之前研究过钱塘江大桥的结构,自以为对它已经十分了解了,今天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

  来参观的人有不少都是冲着纪念馆讲解来的,46岁的田先生业余兴趣是研究杭州文史,家里收藏了不少老照片,“我这次也专门带了两张过来,一张是我从朋友那里花了五六百块收来的明信片,拍的是六和塔和钱塘江大桥,还有一张我在别的地方看到翻拍下来的,想请钟老师一起看一看有没有参与钱塘江大桥建设的人。”

  还有不少人,自己来逛纪念馆,刚好碰上了讲解,大呼赚了:“钟老师讲得太好了,简直是一部活的历史书,今天真是太幸运了!下次要来参加钱报动动帮的活动。”

标签:钱塘江;大桥;光明;故事;纪念馆;茅以升;讲解;研究 编辑:赵磊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