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体育即时报  
“义”无反顾 “泳”无止境
2020-07-20 02:23:05 来源:体坛报 记者 汤怡虹

  你尽了力,你就能享受到你尽力后的一切可能性,哪怕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的悲壮感和英雄主义。你享受到了尽力本身带来的乐趣,尽了力至少能得到一种充实感成就感,你也就赢得了,必然赢得了,首先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尊敬和满意。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时间段,是一次能量释放反应,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

  ——人生即燃烧(节选)

  王 蒙

  他为人低调,以至于没有多少人听过他的名字。但他,是几乎整个游泳界都会心生敬意的一个人。

  他没有自己的孩子,却有33个孩子喊他“爸爸”,这其中,包括奥运冠军叶诗文、世界冠军徐嘉余。就像傅园慧曾说,他是自己迷茫时精神上的指引。

  他是徐国义,中国泳坛当之无愧的金牌教练。

  2020年7月19日,徐国义因病去世。享年50岁。

  那些年,他在采访中所说过的话,依然萦绕在耳边。

  “优秀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我希望他们是最顶尖的人。”

  徐国义10岁那年,走进了业余体校,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两年后即进入专业队。1993年,退役后的徐国义从游泳队员变成了教练员。

  相比于前者,后者或许更加适合他。以混合泳为主项的徐国义最好成绩不过全国第三,加上当年中国游泳的整体水平较低,他还游不过国外的女运动员。自嘲惰性大的他没能更进一步,退役后便留队当了教练员。

  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让他摸索出了世界领先的游泳技术,培养出一堆泳坛名将,伦敦奥运会双料冠军叶诗文、中国男子仰泳首个世界冠军徐嘉余,还有李朱濠、朱梦惠等多位潜力选手。

  “当年我自己没有做到的,可以帮助队员做到。”

  每天十多个小时在泳池边、健身房训练指导,徐国义数年如一日。然而,命运却向他开了一个“玩笑”——2015年底,在备战里约奥运会的关键阶段,身在昆明集训的徐国义被查出患有脑部肿瘤,病情达到了四级。他不得不暂停工作进行治疗,被紧急转移到北京进行了开颅手术。为了不影响队员训练,徐国义一度对弟子们隐瞒病情,“因为我怕他们担心”。

  不管是手术前还是手术后,徐国义都拒绝队员去医院探病,他不希望孩子们看见自己这个样子。就连队员们为他加油的标语,徐国义都不敢看,因为他怕自己落泪。

  手术非常成功,按理徐国义可以选择退休,但仅仅过了四个月,他又回到泳池边,为队员训练备战而忙碌,他放不下这群孩子。

  徐国义说,做这个决定并不难,“我说今天我还站在游泳池旁,是希望你们在哪一天可以成为奥运会冠军。”

  从浙江到北京,到昆明,到澳洲,到里约,到布达佩斯,到雅加达……徐国义一直陪在队员身边。无论是不停歇的日常训练,还是高强度的大赛,对于他来说都是精力与心力的双重挑战。但只要站上训练场,徐国义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训练中教练员要有气场、有气势,就是喊个‘预备起’都要用洪亮的声音。进了训练场,我就要精神抖擞、满腔热血地引导他们往前走。”

  同为国家游泳队教练的妻子楼霞形容他训练时就是“脱缰的野马”,根本控制不住。

  徐国义的执教生涯中,至今缺少一枚奥运男子金牌,“东京奥运会,必须要决胜。”不同于其他教练对金牌的向往三缄其口,徐国义总是把“赢”挂在嘴边。而对于自己的弟子,他一直寄予着厚望。

  “你们慢慢长大了,我跟楼教练慢慢变老了,但是希望大家都珍惜。我们在的每一个时间段,都要努力。”2018年,在《朗读者》的栏目中,他对弟子们说出心里话,转过身,他对着镜头直言不讳——

  “优秀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我希望他们是最顶尖的人。”

  “趁我身体还能承受的时候,我得多做些事情。”

  徐嘉余曾说,他是害怕徐指导的,“太可怕了,害怕,纯粹就是因为气场。”

  徐嘉余19岁的时候,迷上了网络游戏,晚上熄灯后,他会偷偷躲在被子里打游戏,第二天训练就没有精神。当时,徐国义会通过门缝,来看队员们房间内的灯光。发现徐嘉余不睡觉打游戏后,徐国义直接把电脑砸了。一砸,就接连砸了两台。

  “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们,到我这里来你是来干什么来的,打游戏我认为你可以打,但是你不能没有自律。”

  多年的相处,徐国义与弟子之间更多的是亲情,像父母亲一样的亲情,“除了关心训练、读书,徐指导还会说,你们要有礼貌,做人要正,一定要有感恩的心,平时要多读书……他们就像父母一样。我2008年10月份进的队,他们就是我的监护人,所以就像父母一样。”

  因为姓氏的关系,许多人都以为师徒俩是亲戚关系,徐嘉余也几次三番地解释,他总会说:“徐导就是我游泳队的爸爸。”

  大到为人处世,小到吃饭睡觉,徐国义像父亲一样事无巨细。“多吃点,开空调一定要注意别感冒……”这样的叮咛让徐嘉余耳朵都要听出老茧,但每次训练完听到教练这么唠叨都让他暖心。

  生病之后,徐国义比以往更加关注和关心队员们的身体健康。

  “我自己有病有痛时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运动员没有健康的身体也会力不从心。我希望孩子们每天都有好的身体,身体和心理上的都要健康,这是最重要的!”

  训练上,徐国义反对一味靠大运动量大负荷提高成绩,极为重视技术。他认为自己的执教特点就是技术。要超越极限,取得比别人更好的成绩,肯定要比别人多练,也必然会付出痛苦的代价。但徐国义想去改变这个东西,“我希望他们不是以最痛苦的方式解决问题。”

  他带的组,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碰到傅园慧这些的段子手插科打诨,他也能跟着乐。“训练的时候看不到他板着脸,也不会有生气的大声责骂。”徐嘉余一直很喜欢徐国义的带队氛围。

  “我想大家都是开开心心地练,奔着一个目标去。我想练,我要练,我们就可以。”徐国义说,“训练的方法手段很多,我们想尽办法去帮助他们实现他们最大的价值。”

  生活中,一个大事小事都依赖妻子,连洗衣机都不会用的“生活白痴”,却耐心地为队员们熬起了阿胶。精选的核桃肉、冰糖要先砸碎,再加上绍兴的黄酒、炒过的芝麻,所有食材要先在水里泡上48个小时,然后再炖上3个小时,徐国义对此乐此不疲。

  “趁我身体还能承受的时候,我得多做些事情。”

  “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2012年伦敦奥运会,16岁的叶诗文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夺得女子400米混合泳冠军,以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方式夺得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成为了中国泳坛的首个大满贯选手和首个金满贯选手,和孙杨一起成为那个夏天中国体育最火热的名字。

  叶诗文是徐国义培养出来的第一位奥运冠军,他对叶诗文倾注的心血不言而喻。但前些年,因为状态起伏,叶诗文想要冲击自己曾经的巅峰,似乎越来越难。徐国义没有把叶诗文困在泳池里,他觉得,读书对她而言也很重要,所以一有机会,他便让她去读书。“我希望她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能变得更优秀。

  2018年夏天,在办妥了从清华大学的休学手续后,叶诗文向他表达了要重回队里训练备战奥运会的想法,这是一个经历了很长时间、很多思考后下的决心。

  这一次,徐国义是反对的,更确切的说是“心疼”。

  “我跟她说,你好好地在清华读书,把书读出来,走另外一条路。清华对她的各方面的配备都很好,有那么好的资源给她,而且女孩子大了,总要结婚生子。竞技这一块嘛,你已经是奥运冠军,再回来干吗?我不希望她一辈子在泳池。”

  说这番话时的徐国义不是个教练——他站在长辈的角度,调动他的人生阅历和智慧,为弟子再次指明他所认为的最佳方向。

  “她应该走另外一条路。”

  送叶诗文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完成一个游泳选手的金满贯,到达竞技体育的最高峰,徐国义已经尽到了教练的义务。但同意她回来,再度回到竞争激烈的竞技体育中,“从长辈的角度讲,那是不负责任的。”

  竞技体育的甘苦,还能有谁比这位奥运金牌教练更了解的呢?

  可叶诗文决心已下,徐国义再度挑起担子。

  他对叶诗文说:“你回来要准备吃苦头的。”

  还有一句话是:“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徐国义组里8名队员,每一个都是国内高水平队员,李朱濠、朱梦惠……其中的重点队员是徐嘉余,叶诗文不在,徐国义大概80%的心思会放在徐嘉余身上,叶诗文回来,他就得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她身上。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动脑筋:“像她这样的运动员,我们一定要细致。因为她已经水平很高了,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级训练,不是低级训练,我需要开动脑子,尽我自己的能力。”

  2019年光州世锦赛,徐国义因身体原因未能亲赴赛场。他在北京一家医院的病房里看了爱徒们的每一场比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叶诗文以2分08秒60获得亚军,时隔多年以“王者归来”的姿态重返世锦赛的领奖台。男子200米仰泳决赛,徐嘉余率先触壁,蝉联冠军。他们在赛后的采访中都特别感谢了自己的恩师,以及对恩师身体状况的牵挂。

  徐国义对自己也有规划,他的激情,在年龄和身体的夹击之下,也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他的想法,是打完东京奥运会就撤出游泳池,之所以在身体状态不好的情况下还在泳池边坚守,是因为这些队员都是他从小带起来的,他想对他们有个交代。

  “在我的执教生涯中,我带出的队员已经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冠军,可以说我没有什么遗憾了,但我就是还想再拼一下,看看凭着这股拼劲儿,我和队员们能否做得更好。”彼时,病床上的徐国义淡然而又坚定地说。

  “我想把全部身心放在培养队员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我的价值。”

  徐国义是出了名的工作狂。这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教练几乎把家都安在了队里。

  1997年,徐国义和楼霞领了结婚证,可是,除了借钱买的对戒,婚纱、照片、仪式、蜜月,通通没有,甚至一直没有要孩子。

  楼霞有遗憾,甚至问过丈夫“错过那么多,老了会后悔吗?”,徐国义认真地想了想,“会后悔吧,但该做的事儿(带训),我还是得做啊。”

  徐国义解释自己没办法分心,“有了孩子就会影响到我的执教精力,我肯定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我自认为在游泳教学上自己还是有些办法和经验的,我想把全部身心放在培养队员上,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我的价值。”

  如此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徐国义无怨无悔。而楼霞,也默默地支持着自己的丈夫,在楼霞看来,徐国义是个善良、内敛、讲义气的人,而这些,也正是吸引她的地方。

  他们跟孩子们有一个名叫“大家庭”的微信群。群里除去他们夫妻俩之外,一共有33人,都是徐国义亲自培养过的队员。有的时候,这群孩子们也会直接在群里喊他爸爸,喊楼霞妈妈。每次当徐国义或楼霞生日时,不管是已经退役的,还是在役队员,每人都会拿一张他们夫妻的照片,写上满满的祝福语,制作照片墙,祝福他们生日快乐。队员过生日,夫妻俩会买来蛋糕,“全家人”为其唱生日祝福歌;高原训练很苦,大家长就趁着休息的时候,带孩子们出去玩耍,其乐融融。

  对于徐国义来说,从选材入队的一刻起就一直看着他(她)们长大,而这个看似枯燥漫长的过程就让他乐在其中。

  “他们都是我和我爱人从小培养起来的,我也不会看到其他教练手里的队员不错就要过来,我认为我这样的培养方式才有价值,因为每个人都是我亲生的嘛,不是后娘养的。”

  每次采访说到病情,他总是轻描淡写——“身体还行,只能往好处想。人生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厚度。”而对于游泳事业和孩子们,他却滔滔不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选择了我,我就要有担当,要对他们负责。我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正直、善良、全面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人。”

  教练的默默付出,队员都看在眼里,“徐指导全身的热情都在泳池里,我们要用12分的努力去回报。”如李朱濠所说,每一个人都希望用奖牌甚至金牌去报答教练倾注的时间和心血,“教练用他的行动在表示,我们是他的孩子。”

  在《朗读者》的栏目中,徐国义朗读了一段王蒙的《人生即燃烧》:“也许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这仅有的几十年;也许你未能立德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

  这位严苛又不乏温情的父亲倾尽一切燃烧自己,照亮了膝下的健儿和中国游泳。

标签:徐国义 编辑:陈彩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