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当地时间30日,亚运会田径项目迎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晚间时段进行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由徐海洋、糜弘、苏炳添和许周政组成的中国男子接力队未能挡住日本队和印尼队的冲击,以38秒89位列第三名,获得一枚铜牌,错失三连冠的机会。中国短跑接力队的“老大哥”苏炳添直言,处在新老交替中的男子接力队当前最需要的是时间。日本队38秒16获得第一,印尼队38秒77位列第二。日本队则继1998年曼谷亚运会后,时隔20年,再次在亚运会上获得该项目的金牌。
在亚运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虽不及田径个别单项那般灿烂夺目,但也书写过“浓墨重彩”的篇章: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队首次参加亚运会就以40秒20夺得银牌,令人刮目相看;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中国队以39秒82的惊艳表现,首次夺冠;随后,愈战愈勇的中国男子接力队趁热打铁,分别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和1990的北京亚运会上成功卫冕,实现三连冠,从而一举奠定了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在亚洲的“统治地位”。
此后的二十年间,亚洲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着日本和泰国的异军突起,中国男子接力队受到猛烈冲击,并逐渐失去了该项目在亚运会上的“话语权”。而日本(1994年和1998年夺冠)和泰国(2002年和2006年夺冠)则在这期间的四届亚运会中各获得一次两连冠。
2010年广州亚运会,由陆斌、梁嘉鸿、苏炳添、劳义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78夺冠,一举打破了尘封八年的亚运会纪录。同时,也帮助中国队实现了时隔20年后再次在亚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上登顶。四年前的仁川亚运会,由陈时伟、谢震业、苏炳添和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跑出37秒99,力压日本队,成功卫冕。
转战雅加达,中国队志在卫冕,续写三连冠辉煌。然而,随着张培萌的退役以及谢震业和梁劲生两名主力的伤退,中国队卫冕之路暗藏“凶险”。同时,日本队对这块男子4×100米的金牌一直虎视眈眈。在预赛中,徐海洋、糜弘、苏炳添和许周政组成的中国队,以38秒88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二,同组的日本队则以38秒20位列第一,两队差距较为明显。对此,苏炳添在赛前也表了决心,他表示由于其他三名队员相对年轻,缺乏大赛经验,队伍的交接棒技术还需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同时,他也坦言日本队在本届亚运会实力较为强劲,但中国队不惧怕挑战。
反观日本队,为了向中国队“发难”,日本队此番出征雅加达几乎是全主力阵容,就是要和中国队一较高下。在本届亚运会中,日本队派出了山县亮太、多田修平、桐生祥秀和剑桥飞鸟组成的男子4×100米接力阵容。而除第二棒有所变化外,这一阵容基本上是里约奥运会的班底。两年前的里约奥运会,由山县亮太、饭冢翔太、桐生祥秀、剑桥飞鸟组成的日本队就曾以37秒60夺得银牌,同时创造了亚洲纪录。而这一次,日本队将第二棒换成了近年脱颖而出的多田修平,他是伦敦世锦赛日本队的主力成员。因此,日本队实力有增无减。
从本场决赛赛况来看,“年轻的”中国队发挥得确实不够完美,尤其是交接棒上,仍存在很大问题。但这与队伍组合时间短、磨合不足有直接关系。比赛至第三棒交接时,日本队和印尼队就已经确立了相当大的领先优势,并一直保持到了最后。许周政赛后直言,在这样级别的赛事中历练,对他们这些大赛“新手”而言,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是新选手,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对我们是一种历练,主要目的还是发现不足。”而对于半路“杀”出来的印尼队,苏炳添则表示属情理之中,“印尼队本身也不差,再加上主场优势,所以他们跑起来更狂野。”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场胜负不足以否定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为之付出的努力。虽然错失冠军,但从锻炼新人和备战奥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结果不失为一种刺激和积累,也达到了目的。尤其是对正处在过渡期的男子接力队而言,徐海洋、糜弘和许周政通过历练,未来有望扛起男子接力项目的大旗。正如苏炳添所言,“(亚运会)对他们是磨练,通过比赛中可以找到不足。年轻队员主要靠磨练和时间的积累,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如今,距离东京奥运会越来越近,日本在亚运会上夺得这块男子接力项目金牌,无疑大增加了队伍的信心和底气。而对于中国接力队而言,挑战才刚刚开始,任重而道远。对此,苏炳添仍充满信息,“还有两年才到(东京)奥运会,现在取得的任何成绩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更不能以一场比赛论英雄。其实他们(日本)这个成绩也不是特别快,我们完全有实力能跑到。当目前处于过渡期,不能马上做到,我们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