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从漠河到三亚,5800公里边骑边记
一位德国留学生把中国梦写成了论文
2017-11-30 04:26:19 来源:体坛报 通讯员 王湛 吴荃雁

  在浙江大学,有一位叫岳凯涵的德国留学生,骑着一辆小型折叠车,骑行5800公里穿越中国。从黑龙江漠河北极村,一直到海南三亚,这趟近100天的旅程,不仅让他完成了毕业论文,还圆了自己“骑遍中国”的梦。

  岳凯涵的本名叫Jorg,今年28岁的他在中国待了三年半。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好奇,2015年,他来到浙江大学攻读中国学硕士,这也为他之后边骑行边写论文埋下了伏笔。

  从二手车行里淘了辆折叠车

  他开始了万里骑行之路

  研一时,岳凯涵便有了“骑遍中国”的想法。在老师帮助下,他的计划顺利申请到了实践经费。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他加倍努力,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研究生阶段所有课程。

  起初,岳凯涵并不爱好骑行,对他来说,自行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2016年的五一劳动节,他清楚地记得他出发的日子。旅途的起点在黑龙江漠河,北极村,中国最北的地方;而终点,则在海南三亚,海南岛的最南端。在紫金港校区,即将出发的他和好友告别,陪伴他同行的仅有自行车和一个大背包。

  为了这个骑行计划,岳凯涵特意制订了锻炼计划。“出发前两个月,我每个周末都会去杭州周边骑行,从30公里到50公里再到80公里,后来从杭州骑到上海。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他的自行车很小,折叠后可以装进塑料袋里。他说这是同学帮他在二手车行里淘来的。

  一个人上路并不孤单

  因为可以认识很多人

  跨越5800多公里,经过了12个省份,岳凯涵骑过了许多路,也遇到了许多人。“在我脑海里没有具体的地点这些概念,只有从哪里到哪里的一段路程。”他说。遇到岔路口就看手机导航,迷路了就向当地人打听,一路上,他觉得很顺利。

  “中国有很多好心人。”他说,“有一次我的车坏了,一时修不好,也找不到旅馆,多亏遇到好心人收留我。”吃当地的食物,穿路边买的衣服,住小旅社或者当地人家里,有时甚至在帐篷里过夜,这样一边骑车一边认识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风景,成了他的日常。

  一个人穿越中国,一路上没有同伴,许多人问他一个人是否孤独无聊?他回答:“在旅途上,我会遇到很多人,和他们聊天并不会无聊,反而会获得许多有趣的东西,但如果有同伴,可能就只和同伴聊天了。”

  一路记载陌生人的中国梦

  亲身体验成了他毕业论文的题目

  一路骑,一路聊,岳凯涵在旅途中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他会和路途上碰到的人聊经历,聊梦想。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太极拳之乡河南陈家沟遇到的一位拳师。

  “这个人很有意思,邀请我在他家住。他原来是一位工程师,后来觉得这个工作他不喜欢,于是去了东南亚,学习潜水、瑜伽。”岳凯涵说,“回来以后,他将一所学校改造成太极学校,专门教小孩子打太极拳。”出于好奇,他还和这位拳师学习了基础的太极拳,他感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一路骑来我收获了太多。”

  岳凯涵提到,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老百姓的中国梦》,素材正是来源于这次旅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中国梦,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较为明显,村子里的人希望过上幸福而平静的生活,而城市里的人更多地希望能做些想做的事。”他说,“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有着实现梦想的乐观态度。”

  “在中国,经常会听见‘中国梦’,我比较好奇,一路上我问了许多人他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岳凯涵说,他的毕业论文一共85页,31000多个英语单词,都是一路上记载的陌生人的中国梦。 

标签:中国梦;毕业论文;浙江大学;漠河;骑行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