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健身指南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 ​食补真能改善贫血?
2019-02-19 08:42:32 来源:体坛报 通讯员 盛利

  民间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出现脸色不好、头晕疲惫等症状,就认为自己贫血,从而选择食用红枣、阿胶、鸭血等食物来“补血”。然而吃得好,并不代表贫血一定能得到纠正。专家表示,许多人对“贫血”、“气血两亏”等概念存在误解,一味食补有时反而会延误病情。

  要与低血糖、气血虚区别开来

  从西医角度说,贫血就是在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的下限,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女性、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就可以叫做贫血。当患者轻度贫血时,往往难以察觉;当出现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贫血时,人体缺血、缺氧比较明显,就会出现头晕困倦、心累乏力、脸色苍白、眼花、失眠等不适症状。

  专家表示,如果患者在血常规检查中明确自己的血红蛋白没有降低,身体却有类似贫血的症状,如蹲下后突然站立感到头晕,这不是贫血,而是脑供血不足,需警惕低血糖、低血压,而不应从贫血角度入手去“补血”。

  还有很多人,常常把气血虚和贫血混为一谈,但这是两个概念。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支撑及滋养人体运行的两大精微物质,这两种物质出现虚损,就是气血虚。其表现为:经常感觉劳累、心慌、头晕,偶尔出现呼吸困难、手脚冰凉、腰酸腰痛,走路感觉双腿沉重、失眠多梦、尿频、唇甲色淡、缺少血色等。

  气血虚与贫血像一对孪生兄弟,贫血会有气血虚的表现,因为引起贫血的原因可导致人体气血虚,但气血虚不一定会贫血,因为引起气血虚的原因,不一定会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因此,贫血、低血糖、气血虚这3个概念有不同的病因与疾病背景,不能笼统看待。

  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当遇到气血不足时,常有人食用猪肝、鸭血等,或在食物中加入黄芪、当归、红枣等药材,甚至服用滋补药酒、保健品等来补血。但事实上,真正的贫血用食疗、药膳或补品改善的可能性极小。

  “病人自己往往对病情判断不准确,而单一的食物或药材如果不能针对病症,作用不大。”在专家看来,如气血虚导致的贫血,中医会根据气血虚与脾、胃、肾的先天、后天关系,从不同侧重点进行治疗,当人体气血充足后,贫血就会有一定改善;难治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综合征等,已伤及肝肾,用药时需结合血肉有情之品(即动物类药物中具有补益作用的,如阿胶、龟板、胎盘等,其滋补效果比植物药物要好);因痔疮、胃肠道出血导致的失血性贫血,则应先纠正痔疮、改善胃肠道疾病后才能纠正贫血;如果贫血不是失血引起的,首先要考虑血液病,因为很多血液病伴有不同程度贫血,其次考虑免疫病、肿瘤、感染病、慢性病等,因为只有贫血而无其他原因或疾病的情况很少。

  在贫血这件事上,切忌盲目补气血、补铁、乱服保健品,应保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无需特别食补,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结合起来标本兼顾。


标签:贫血;气血;低血糖;血红蛋白;补血;头晕;阿胶;食补;红枣;食用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