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国际象棋,5万越城孩子共写“绍兴师爷”续篇
2018-07-16 06:32:35 来源:体坛报 记者 黄维 崔义刚 余敏刚 毛佳琦

  越城区是绍兴的主城区。作为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以及“名士之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绍兴被冠以“名士之乡”,名副其实!自古以来,这里诞生了太多的先贤达人,周恩来、鲁迅、秋瑾、蔡元培……一个个如雷贯耳。群贤如泉涌的绍兴,明清以来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绍兴师爷——由此,“绍兴人脑子特别好使”,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绍兴师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后,越城区经过近三十年打磨,成为了浙江省第一个全国国际象棋之乡。每年有5万人参与这项运动的习练。全区会下国际象棋的至少有20万人次。

  这项貌似小众的运动,为什么在越城区会如此风靡盛行?究竟又给这座富有底蕴的城市,在新时代注入了哪些新的内涵?

  普及+提高

  30年来,越城国际象棋人才辈出

  1984年,越城区成立,马性远在文化教育局负责体育工作。“当时只管小学和幼儿园,体育方面跟别人比没有优势,跑步、打球都不如成人成绩好。”马性远就想,“总要有一个项目比别人好”。1990年,这个机会来了——他在《中国体育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北京一所小学推广国际象棋。“我想,绍兴师爷能动脑筋,我们就搞智力运动。”

  当年6月,省体育局举办国际象棋教练员培训班,接到通知后,马性远和培新小学教师马志敏便马不停蹄赶到杭州。学成以后,区文教局暑假期间组织培训,“先把体育老师的兴趣培养起来”。

  1991年开始,越城区所有小学都开展了国际象棋教育。“一年级进门就要学习,两项必备的运动是‘一根绳,一副棋’,棋就是国际象棋。”马性远说,在此之后,越城国际象棋教育就全面铺开了。1992年,全区举行万人大赛,班级里分组比赛,班与班之间比赛,一年年坚持下来,学校领导和普通老师都学会了下棋。

  普及之余,马性远还在考虑如何提高高手的水平——他请来了当时的省国际象棋教练王家权,每个周日,将高水平的棋手集中到培新小学接受培训。“周六下班他马上坐火车来,小饭店吃点饭就开始上课,晚上住在10元一晚的招待所,周日再培训一天,晚上坐车回杭州。”说到王家权,马性远言语中充满感激之情,“他对绍兴国际象棋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0年的辛勤耕耘,国际象棋在越城蔚然成风,这里走出了国际象棋女子特级大师丁亦昕、浙江队教练俞烈、杭州队教练俞婷等棋界才俊。“现在整体氛围非常好,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拉着家长一起下棋。”越城区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戚国瑛说。

  国际象棋姓“国际”

  成为“绍兴师爷”好教材

  为了推动项目普及,近年来,越城区教体局将国际象棋比赛列入年度体育竞赛计划,锦标赛、新人赛、棋王棋后赛等赛事长盛不衰,每次都吸引成百上千小学生及幼儿参加。与此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由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走向群众,民间国际象棋教学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以城区小学为主,2001年开始向幼儿园普及,同时延伸到乡镇的学校中。”戚国瑛介绍,经过多年推广,全区各学校都已开展了国际象棋教学活动,自编的《国际象棋教育读本》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必修的地方特色课程或校本选修课。

  现在,全区常年学棋的少儿达5万余人,多名小棋手获得过全国比赛冠军。国际象棋,让许多当年的小棋手,在以后的人生中受益匪浅,马性远的儿子马扬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上世纪90年代初,马扬尘赶上了越城国际象棋最初的“潮流”,成为最早的学员之一。成绩优异的他后来出国到澳大利亚学习,在那里工作10年后,他回到祖国,现在从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他告诉父亲,国际象棋对自己的工作很有帮助。“通过下棋,大家可以互相了解彼此,心与心之间贴近了,事情就好办了。”

  以前,绍兴人交朋友往往靠“一顿酒”,现在,国际象棋一亮相,既有品位,又是“国际语言”,这是新时代“绍兴师爷”的妙招儿。

  “黄埔军校”培新小学

  每个“兵”都是潜在的“后”

  说起越城国际象棋的普及,有一所学校不得不提——培新小学,它仿佛是越城国际象棋的“黄埔军校”。上世纪90年代初,培新小学办学条件有限,甚至连粉笔都要用别的学校剩下的。“学校不具备搞其他活动的经济条件,国际象棋成本低,买副棋五六块钱,又不受环境限制,教室里就可以下。”培新小学“金牌教练”马志敏告诉记者。

  而今,这所“特色学校”处处散发着国际象棋的韵味——

  学校门口矗立着一根黑白格子相间的立柱,上面写着校训:走好每一步。五个字一语双关,道出了学校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操场边的栏杆上,悬挂着“培新棋星”的照片和简介。图书馆、楼道拐角,甚至是曾经的杂物间里,都摆放着棋桌和象棋。五楼的棋社是孩子们学习国际象棋的教室。教室里,一张张棋桌摆放整齐,地板黑白方块相间,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棋盘,靠墙的陈列柜里摆放着大大小小几十个奖杯和颜色各异的奖牌。

  “让每一个兵都成为潜在的后”是培新小学的办学目标,前任校长邵小刚说,孩子们带着憧憬走进校园,就像棋盘上的一个“小兵”,相信通过学校的引领、自己的努力,“小兵”可以勇往直前,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在人才培养方面,培新小学有自己的“套路”——每年组织教师国际象棋比赛,倡导培新教师人人会下国际象棋,人人可做启蒙教练;从起始年级抓起,新生入学必须准备一副国际象棋,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国际象棋课,每年举办千人国际象棋大赛,学生学习之余与同学、老师杀上一盘,在校内已蔚然成风。

  国际象棋,已经成为了越城的一张“名片”,孩子不学棋,仿佛跟不上“潮流”。杨嘉楠今年11岁,起初学棋时,妈妈雷宇并不在意:“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我当时不是特别支持,但是孩子慢慢把它发展成了爱好。”雷宇说,现在回想起来,整体的氛围,让孩子爱上了这项运动:“如果不是在越城,孩子可能不会学习国际象棋。”雷宇觉得,国际象棋,让孩子变得勇敢、坚韧。

  而像杨嘉楠这样爱上国际象棋的“方式”,在越城,只会越来越多。

  名词解释

  绍兴师爷:“绍兴”,指清代的绍兴府;“师爷”,谋士的代称。明清时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请的帮助自己处理刑名、钱谷、文牍等事务的无官职的佐理人员,称为作幕、佐治或佐幕。清代官署中的幕僚,由于绍兴籍人较多,故称。后引申为谋士的代称,相当于现在的顾问或者是律师。

标签:国际象棋;绍兴;孩子;小学;学校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