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杭城冬雨绵绵,然而拱墅区运河广场民星大舞台处一大早却是热闹非凡。台下,蓝色的雨棚早就搭好,一张张小凳上坐满了人,一问得知都是些武术爱好者,前来参加第四届拱墅区非遗文化交流大会暨海峡两岸国术交流会。
“与往届相比,今年是参与人数最多、年龄跨度最大的一次,很高兴看到这么多热爱武术的朋友来到现场,中华民族国术精华正是依靠他们,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拱墅区国术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林活拳”的传承人何子楚介绍,参加本次大会的300多名“武林人士”来自五湖四海,不仅有本乡本土的“杭州佬”,更有热爱中华武术的国际友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至古稀,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别看模样稚嫩,耍起武术来可是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节目也是历届以来最多的,多达50余个,既有非遗拳种“武林活拳”,还有八极拳、螳螂拳、燕青拳、连步拳等多个拳种,甚至有大刀、月牙铲、双锤、鉞等难得一见的器械表演,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国术盛宴。大伙儿纷纷表示,冒着大雨前来也值了。家住运河广场附近的陈大伯今年58岁,习武已经有10来年了,平日里没事就跟一众“拳友”在小区广场上打打拳,早上出门路过运河广场,看到有武术表演就停下来看看。“表演的人都蛮厉害的,动作都很标准,冒着大雨为我们表演都挺不容易的,我们要支持。”陈大伯说,能在“家门口”看到武术表演很难得,他回去以后会坚持锻炼,把习武这件事情坚持下去。
武林活拳作为本土非遗拳种,在杭州的人气本就很旺,表演者一登台,便引来了阵阵喝彩。俗话说“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表演者李竞练拳至今已有10年,按理说已有不低的成就,然而他自己却表示“还差得远呢”。“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林活拳的招式变幻多端,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今天在本土的舞台,展示本土的武术文化,对我们习武之人来说意义非凡,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武林活拳,并开始接触它,将这项浙江的拳种好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