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巨化工人文化宫:用体育见证时代巨变
2018-12-03 09:05:28 来源:体坛报 通讯员 石延海 记者 薛原 郦琪琛

  说起衢州巨化,除了其老字号企业巨舰的标识,最大的亮点无疑是浓厚的体育色彩。上世纪80年代初,巨化工人文化宫从原来的剧院模式逐渐改造成集健身、休闲、聚会为一体的“体育综合体”。从那时起,这里就吹响了运动健身的集结号,绵延30年,余音不绝。

  一代又一代的巨化人,将这里当成一个温暖的运动之家“大本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体育故事,见证着时代巨变。

  肱骨老臣30年坚守见证蜕变

  “我在巨化30多年,亲眼看着文化宫的不断变迁,一波又一波的巨化人从小伙子小姑娘变成中年人、老同志,我看着他们长大,也看着巨化的体育火种不断燃烧、蔓延。”许波,巨化集团文化宫主任,30多年的巨化“肱骨老臣”,说起巨化工人文化宫,就像谈起自己心爱的家人般,言语间无不透着温馨与挚爱。

  许波告诉记者,最初巨化的体育“比重”远不如现在这么大,建立文化宫的初衷在于给员工提供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场所,“就像很多企业一样,我们抱着建设一个企业文化园地的想法,来打造文化宫,后来随着健身风潮越来越旺,很多项目都达到了国家级水平,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如今的文化宫开展了不少新兴项目,一进大门就矗立着一块攀岩墙:“这是专业级别的攀岩赛道,是近年来新建的。”许波谈到,巨化人也与时俱进,参与新时代的新项目,在融入国际潮流方面也当仁不让。相比崭新的攀岩墙,篮球馆、门球场等则显得相对老旧,不过就是在这一片片老建筑、老场馆里,孕育、培养着一代代巨化体育人。“很多巨化人都是‘家族式’传承,三代都是巨化员工,他们在业余时间来锻炼,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许波提到,文化宫的场馆在利用率上来说可谓360度无死角:“篮球馆变一变设施就可以是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或者健身舞蹈训练场所,搬来足球门就能进行5人制足球赛,球门后面的场地空出来当作拔河训练场地,门球场和地掷球场也都能充分合理应用。”一场多用成为巨化的特色,只要想得到,就能变出花样地设置体育项目、开展赛事活动。“从最传统的足篮排三大球,到新兴的攀岩、地掷球,甚至小众的嗒嗒球,我们的项目也不断更新。”在许波看来,文化宫的成长史,也是体育项目不断进化、创新的时代缩影。

  从女排精神到创新理念新老传承不断

  对于老巨化人来说,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宫是自己最深的体育印记,而中国女排则是那个时代最辉煌的集体记忆。“大赛5连冠,中国女排在那个时候开始深入人心,巨化人也毫不例外地在女排精神的熏陶下成长。”员工聚在文化宫,看女排,谈女排,这样深刻的记忆恍然如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巨化也广泛开展各类排球比赛,各个项目中报名情况最火爆的也是排球。”许波介绍,这也为之后巨化冠名赞助省排球队埋下了伏笔。

  1987年,巨化正式与浙江女排“联姻”,浙江巨化女排的名头也在全国打响。“员工的排球热情因为这次合作更加爆棚,大家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的话题都离不开中国女排、浙江女排。”许波介绍,巨化内部的排球比赛层出不穷,男女老少皆有参与,成了巨化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浓墨重彩的体育印记。

  女排精神振奋人心,巨化人在巨大的鼓舞下,在工作、生产方面也齐头并进,一时间,巨化的企业精神与体育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巨变,不变的还是这种让人心潮澎湃的体育情愫。”许波说到,除了传承“老精神”,巨化人在“新理念”方面也不断升级。

  “我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的时代变迁,人们体育意识的进步可见一斑。”谈起体育理念的更新,许波深有感触——几十年前,员工锻炼“不注意节制”,往往产生不少运动损伤。如今,更多员工懂得科学锻炼,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达到健康程度最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巨化的体育系统和各体育协会,也讲求员工自愿选择的原则,让员工更快乐地享受运动,而不是当作一种必须的任务:“员工自主性更大,企业内各体育协会的管理更人性化,这才符合运动的真谛。”

  普通员工从平凡岗位走向世界舞台

  经过几十年的体育积淀,巨化人在一些项目上培养了全国最好、世界水平的选手。

  1987年,我国从法国引进了地掷球,而巨化是较早一批开展这项新型项目的企业。“地掷球项目当时在我国刚刚起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许波介绍,当时巨化员工从泥地开始训练地掷球,逐渐铺上了沙地,一直坚持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巨化地掷球队在全国出了成绩。“2011年,以巨化为框架的浙江省地掷球运动员在全国地掷球锦标赛、精英赛及青年锦标赛中,取得了16个冠军、19个亚军、9个季军等一批好成绩,并在大金属地掷球男子世界锦标赛和亚洲第五届小金属地掷球锦标赛中获得佳绩,为省、为国争得荣誉。”之后,巨化人代表国家参加了地掷球世锦赛,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巨化47岁的老员工缪新红本职工作是一名财务,他从上世纪80年代高中时期就开始接触地掷球:“我父亲也是巨化人,并且我是受了他的影响才开始爱上体育。”缪新红地掷球一练就是30年,曾代表国家参加意大利举行的地掷球世锦赛、美国举行的地掷球国际邀请赛,缪新红可谓久经沙场。像缪新红这样,从平凡岗位走向世界舞台的巨化人不在少数。

  潘国强是巨化集团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看似平平无奇的外表之下,却潜藏着“大力士”的光环。“今年衢州巨化代表队参加了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拔河世锦赛,作为普通职工,能够为国出战,我感到无比自豪。”记者了解到,专业拔河与普通的“野生”拔河大不相同,需要称重、有专业赛道、器材和训练方法以及专业规则,“我们虽然起步晚,但进步大,在这次比赛中战胜了实力不俗的澳大利亚。”谈到平时的训练,潘国强用“充实并快乐着”来形容,“通过公司内部的拔河比赛,观众的欢呼与胜利的共享,让我们置身于体育的狂欢。我们在国际上比赛时,全体员工都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此外,陈丹萍带领的巨化排舞,以及巨化广泛开展小众项目的嗒嗒球,也在全国小有名气。

  每一个普通的巨化人,因为体育变得不平凡,正如许波所说“做自己的英雄,我们巨化人,永远与体育在一起!”几十年体育之情,文化宫作为巨化的体育“大本营”,见证了时代的巨变,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蝶变。

  

标签:文化宫;体育;地掷球;员工;女排精神;世界舞台;拔河 编辑:张钰婕
分享到: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