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天气,风雨里带着刺骨的寒风。78岁的徐敬毛一来到拳馆,便豪爽地脱了外套,熟练地将三米长的拳击绷带一层一层地缠上了手。
他说,拳击手最看重手的保养,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如此说着,老爷子毫不含糊地开始做热身运动,过了大约半小时,他健步踏入馆中,与自己的弟子们切磋起来。
14岁接触拳击 每月往家寄10元钱
说起自己打拳击的经历,徐敬毛总是会笑着说:“机缘巧合。”原本,徐敬毛也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正式从事拳击这项运动,只是作为日常爱好,有时会自己打打拳。
在杭州第四中学念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班里几个同学想让徐敬毛这个优等生帮着做作业,还说作为“酬劳”,可以凑钱给他报一个拳击班。“那个时候一个拳击班要5元钱,我们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也就这么多吧。”徐敬毛万分惊喜,满口答应。于是,同学们履行承诺,带着他去了拳击班,这也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拳击,从此便踏上了这条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道路。
徐敬毛读高一时,被时任杭大体育系教授的白振东相中,成了杭州第一批拳击运动员之一,进行系统的拳击训练。“挑选拳击手时,臂长是个重要考量因素,我就是因为手臂长被挑中的。”徐敬毛自豪地说,当时的他身高不过一米七左右,臂展却比一米八的人都长,这成了他打拳击的一大优势。“你想想看,同样的情况下,别人还没打到我,我就已经够到别人了,能不占便宜吗。”
并且,当时参加拳击训练,不仅能打拳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15元的零花钱,这一点又让家境贫困的徐敬毛喜出望外。“当时除了打拳,还要学习文化课,不过我每个月几乎都能省下10元钱往家里寄。”
杭州最早的一批“拳手”
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拳击运动最早的“黄金时代”:各类大型比赛相继举办,拳击运动员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拳击运动的影响力也日渐增长。当时还是一名学生的徐敬毛就斩获了许多奖项,拳击天赋与才华也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了小有名气的拳手。
1959年,18岁的徐敬毛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运动会拳击比赛,这也是杭州人第一次正式参加全国性的拳击比赛。踌躇满志的他踏上征途,谁知等待自己的并不是荣耀与胜利,而是整个运动的叫停。
“当时很多东西还不规范,器材也不统一,事故时有发生。社会上对拳击运动的误解很深,不少人觉得拳击跟打架斗殴是一样的。”徐敬毛回忆,当时的那场比赛,由于中途变故,所有运动员的成绩作废,甚至到了上世纪60年代,拳击被定性为一种“暴力活动”而被叫停,一停就是20多年。
热爱的拳击运动没法继续,徐敬毛也有过一段迷茫期。不过,他马上振作起来,寻找出路。在那段日子里,他考入了浙江大学土木系,转行做起了装修。纵然从事的工作与拳击没有半点关系,工作之余,他依旧坚持练习,并坚信拳击会迎来春天。
亲历亚运会 身份不同热爱不变
1986年3月,中国正式恢复拳击运动。杭州的吴山广场、庆春路等地陆续建起了拳击馆。可是,当时的徐敬毛已经40多岁,过了拳击“黄金期”。
这时,时任国家拳击队主教练的王国钧找到徐敬毛,邀请他到北京天坛体育场参加中国拳击协会成立大会。
“那个时候年纪大了,作为拳手是不行了,但我总想着,能不能换个方式与拳击有所关联。”徐敬毛说,被邀参加拳协成立大会是一个契机,从那之后,他便专注于推广拳击运动和从事专业拳击裁判工作。经过系统培训,他成为国家一级裁判,并担任浙江省拳击协会秘书长、杭州市拳击协会副会长,多次负责全国各类拳击竞标赛的裁判工作。
如今,78岁的他依然奔波于各个拳馆,受邀担任教练,指导年轻人,也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拳手。徐敬毛说,如今来拳馆练拳的女孩子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为了维持身材,另一方面也是想学一套防身之术。每当与年轻人在一起时,徐敬毛都会从兜里掏出自己买的糖塞给他们:“打累了,补充点能量。”
算起来,徐敬毛已经跟拳击打了64年交道,对于这早已融入生命的运动,他笑着说:“打拳击是一件快乐的事,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