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体育频道 > 浙江热点  
让更多AED走进赛事与场馆,救急于危难!
2019-03-28 06:48:38 来源:体坛报 记者 崔义刚

  新闻回放:3月25日,北京东单体育馆内一名正在打篮球的男子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同在馆内打羽毛球的6名协和医院的医生看到这一幕,一边拨打120一边抢救,实施了心肺复苏和仪器除颤。大约半小时后男子恢复自主心律,被送往附近医院。

  惊叹男子偶遇“神仙救援”的运气之余,在抢救时发挥了极大作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也被更多人所关注。

  路跑赛事的“老面孔”

  场馆配备却不多

  随着路跑赛事的火热,AED也闯入大众眼帘。以杭州马拉松为例,早在2015年,便在赛道上每隔2公里设置一个固定的医疗急救点,每个点都配备2名救护员、1台AED,总数达到60台,之后AED数量逐年递增。

  此外,在我省大中型体育场馆中也有AED的身影,绍兴体育中心两台AED设备分别位于游泳馆大厅和田径场南入口,方便市民紧急情况取用。省黄龙体育中心也有配备。

  对于全省而言,配备AED的场馆并不算多。“相比以树品牌为主的商业赛事,大型场馆在运动者突发心肌梗塞或猝死的情况考虑较少,一般还是以温馨提示和购买第三方责任险为主要手段。”省体育场馆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大中型体育场馆AED的配备并没有强制要求,因此配备“救命神器”的场馆不多。

  一台两三万元却难推广

  怕担责任不如打120

  记者了解到,目前除颤仪在国内的推广情况并不理想。浙江本珍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城市AED投放以及城市急救网络的建设,负责人陈明磊表示,公司目前在杭州免费投放了近300台,“投入成本大,短期之内无法实现收支平衡,所以压力很大。”

  其实,一台设备两三万元,大多数有规模的商超、楼宇、公共场馆都能够负担得起。相比资金,“理念”是AED推广最大的难题。“很多人怕承担责任,不愿意做这件事情”,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AED,出现紧急情况打个120就算尽到责任了,有了AED没把人救过来反而说不清。陈明磊认为,应该关注的是挽救生命而不是怕承担责任。另外,对于急救培训,很多受训人员态度敷衍,“不认为这是挽救生命的技能”,应付心态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省黄龙体育中心舟山分公司总经理唐鸣刚则认为,按原来场馆运营者的想法,AED不是很必要,“意外情况是小概率事件,配备以后使用率比较低。”但他也表示,随着观念的转变,AED将变得必不可少,“这就像是投保一样,在体育产业运营难的当下,更需要去投资和把工作做在前头。”据悉,该公司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考虑。

  专家呼吁

  转变观念是关键

  实际上,AED的普及不只有利于体育场馆运营和赛事活动的安全保障,更是全社会突发状况的有效应急手段之一。

  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教授认为,人口聚集的场所必须要有AED,可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购置,建议医疗机构和政府机构带头安装,“不单是对运动者,更要让来到杭州的人都有安全感,这也是城市品质的体现。”他建议,全域布局AED,并将网点公布在手机端,市民一搜就知道哪里有AED,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并使用。

  在陈明磊看来,要让AED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合力。此外,还应建立相关行业规范,从制度上确保AED的星罗棋布。

标签:配备;体育场馆;体育中心;心脏骤停;AED 编辑:成竞
分享到:
相关阅读